文章内容

重庆市杂文学会重庆杂文 - 重庆杂文

夜谭杂记(三十九)

作者:​石塔山人    
2025-03-14     浏览(23)     (0)

(117)免费乘车

春节期间,江苏苏州、淮安,河北邯郸,四川泸州等一些城市,乘客可以免费乘坐公共汽车、电车,为市民的节日出行提供了极大方便,受到舆论的高度赞扬。

公共交通,企业经营,成本管理,铢锱必较,毫厘不爽,免费乘坐,岂不亏到唐家沱!何以双方皆大欢喜?

其实,几天的免费当然亏损,但那只是小账;还有一笔大账,即公交企业与乘客的关系,二者既相互依存,又互相对立,长期往来,难免磕磕碰碰,产生矛盾,于是扯皮投诉之类在所难免。今公交利用节日实行免费乘坐,一下子便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变对立为统一,化尖锐为和谐,岂非事半而功倍?“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其意义更大矣哉!

开公司办企业,当然要赚钱盈利,特别是国有企业,除照章纳税外,还要为国家积累资金,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但善经营者,不图一城一地之失而求整体全局之利,舍弃几天的车费收入,换取广大乘客的理解、合作与支持,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公交是这样,其他事情也可共通。


(118)“你有医师执业证吗?”

飞机上有乘客突发急病,众人争相施救,一位医生送服速效救心丸,病人得以缓解。下飞机后,乘警询问医生:“你有医师执业证吗?”医生愕然:抢救急病人还要证件吗?医生不解,旁人也疑惑:若要对病人负责,为何不在施救前核查?人救过来了才来查询,是否有本末倒置之嫌?作为乘警,难道不知救死扶伤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更是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危急时刻,不优先救人却检查“资质”,这样的做法是否妥当?

凡事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老人跌倒,是赶紧扶救,还是先查施救者是否有医师执业证?见人落水,是否要先查明施救者是否为游泳运动员,有无资格证书?若凡事都要“证”字当头,恐怕连出生都要先问:“名字取好了吗?”否则便不肯出世。

救急如救火,制度固然重要,但更需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尊重善举。


(119)所谓“饭圈文化”

什么“文化”不“文化”,什么“圈子”不“圈子”,未必吃个饭要搞个“大圈子”“小圈子”?哪个不吃饭?哪家不吃饭?上班族朝八晚六,打工人奔驰南北,不就为了吃饭么?然此“饭圈”非彼“饭圈”。

何为“饭圈”?这一概念源于韩国偶像产业“粉丝俱乐部”(Fandom),中文谐音为“饭”。为喜欢的演员、运动员加油打气,古已有之,无伤大雅。不妥的是畸形的“饭圈文化”,是极端化的追星行为。怎样极端?运动员训练、比赛时跟踪骚扰,运动员输了就指爹骂娘,攻击赢了自己偶像的运动员。胜败乃名家常事,运动员都输得起,咋粉丝就输不起呢?这不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吗?入戏未免太深。

吃饭是必须的,搞什么乱七八糟的“饭圈”要慎重,不要让自己的喜爱变成了“绑架”别人的枷锁。范仲淹曾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正的热爱,当如草木向阳生长,而非作茧自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