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一个萝卜一个坑”,这原本是用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或职责,没有多余。但当“萝卜坑”出现在某些岗位招聘时,就含有特别的意味了。明明是早已经内定了的职位,还要假装拿出来,正儿八经地“公开招聘”一下,以示接受监督,而最终得到这个岗位的人还是那些有来路或者背景的人。于是,这些带着特殊使命的岗位便成了“萝卜岗”。
近日,某能源集团置业有限公司一份高校毕业生统招拟录用名单一经发布,就引发质疑,冲上热搜。截图显示,这份拟招录名单中有13名硕士研究生和3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院校,而3名本科生则均毕业于民办大学。因此,有网友戏称此次招聘为“少爷和小姐”陪着13名研究生上岸。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某些行业就有“工作顶替”的传统,就是正式职工在退休前可由一个子女顶替其工作。因此,有了煤三代、烟三代、油三代。如今这架势,还会有银三代、文三代、铁三代等等。这跟世袭制度又有何区别呢?但凡有保障、待遇好的岗位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要么直接内定,要么“萝卜岗”招聘。
网上曾有一个视频,说是一个小学生在课堂发言想当银行的行长。因为其爷爷是该银行的行长,其妈妈是副行长,所以想继承家业。虽说是童言无忌,但这里头却大有来头。想来这孩子家中的长辈必定多以家族荣耀谆谆教导,让孩子潜意识中逐渐以“行长后人”自居,也把“长大当行长”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只是,这银行何时成了他们的家产?
“萝卜岗”本质上就是公权力为私权利铺路。党员干部为子女利益站台,会极大地侵害群众的利益和损害党在群众心目中公正公平的形象,是披着“公开招聘”透明外衣的新型腐败。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里,高干子弟赵蒙生被其高干母亲送到部队来走个过场,镀镀金。战前,其母亲便想方设法让战前指挥部把他调往后方。这和现在某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制造一个个“萝卜岗”,堂而皇之地安排子女后代异曲同工——有利的时候与民争利,有难的时候就退到后面。长此以往,必将寒了百姓的心,冷了群众的情。如不解决这一问题,倘若再遇到“该让谁的孩子上战场”的选择时,或者是需要群众做掩护时,又有谁会站出来说“我愿意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