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大城市学院 - 《浙大城市学院报》

逐梦前行,她用行动诠释“追光少女”

作者:本报记者  张丹/文  学生记者  傅小艺/文    
2025-03-06     浏览(5)     (0)

本报讯 徐洢婷,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金融学UW2104班学生,求是荣誉奖章获得者,现任校艺术团城音主持团团长。先后荣获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以及学业、科创、学科竞赛等多项一等奖学金,多次荣获校级三好学生、专业精英、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曾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两山杯”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意创业大赛优秀奖,全国ETF模拟投资菁英挑战赛行业报告赛道全国二等奖,“建行杯”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浙江省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等。

“追光少女”是怎么养成的?

“我相信,只要用心一定会有收获。”在徐洢婷看来,大学专业学习就像在浩瀚的宇宙中遨游,一路走来的她始终坚定步伐,追随光的方向,在那片知识与梦想交织的“星空”下勇敢逐梦。

回忆起初入UW学院,繁忙的课程安排、全英文授课的学习环境、深奥的专业理论知识……于她而言,也曾是巨大的挑战。但在徐洢婷心中,“求是”的光芒,始终指引着她迎难而上。课堂上,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从多元视角进行解答,她聚精会神认真听讲,把所有知识点一一记下。课后,她又追着老师及时提问、查漏补缺,直至把心中的疑惑都一一解开。“她就是这样永远活力满满,永远充满动力。”同学们如是评价。

时常进行知识复盘,按自己逻辑框架梳理;整合零散知识,编织成严密紧实的知识网……谈及学习方法,徐洢婷还分享了她独家管理时间的妙招——交叉复习法——在学完A课一单元内容后,紧接着学习B课的内容,通过不同难度专业知识的交叉学习,让学习变得更有效率,也可以起到调节和缓冲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学习也变得更加充满乐趣。”徐洢婷说。

青春就是用来拼搏的

从充满困惑到逐渐明晰,徐洢婷怀揣着对专业学习的满心炽热,取得了连续三年累计绩点排名年级第一的优异成绩。不仅如此,她还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赛事,和团队成员一起拼搏在全国大赛的舞台上。

“还记得参加大学生创新大赛的前一天,几千字的PPT稿件、上百次的反复修改,我们一直备战到凌晨,不足24小时的背诵时间,大家的压力都非常大。”徐洢婷回忆说,“每当想到,我手里的稿子是整个团队的成果,都感到这份责任沉甸甸的。”团队力量成为她坚持下去的强大动力,为了团队的心血与荣誉,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她也绝不会放弃。在她看来,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每一次认真备赛的历练与收获,都让她受益匪浅。“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深刻领悟了团队合作的精髓,也锻炼了自我抗压的能力、统筹协调的能力。”

作为一名金融学子,徐洢婷始终秉持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目前她已完成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2篇,授权国家外观设计专利1项,这些成果不仅增强了她学术研究的信心,也为她未来进一步开展学术科研奠定基础。当问及有何经验可以分享,她表示,时刻关注技术创新前沿领域的最新资讯,和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同学学习交流,帮助她拓宽了研究视野,提升了个人对金融以及社会各行业的敏锐洞察。

在忙碌中寻找平衡、追寻所爱

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徐洢婷扮演着多重角色。她是校艺术团城音主持团团长,也是UW学院新城爱乐角乐团团长、学院党员之家主任。尽管学业繁忙,但她总能巧妙地找到平衡。“学会规划时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她说,只要下定决心把这件事情做好,就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

徐洢婷坦言,在最初接手这些工作时,确实也面临着诸多棘手难题,大大小小的工作和活动交织在一起,人员安排、活动策划等各方面都是挑战。源于对舞台的热爱和为同学们搭建艺术平台的初心,她毅然选择挑起这个重担。在筹备大型文艺演出、音乐会等校园活动的现场,总能看到她的身影,每一个环节,她都亲力亲为,不忽略任何一处细节。她善于发挥团队成员优势,凝聚团队力量,他们一起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为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属于自己的青春亮色。

生活中的徐洢婷活泼开朗,还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她热衷志愿服务,用行动诠释“奉献”,为他人带去温暖;她喜爱旅行和音乐,用心感受生活,努力奔赴所爱。“这些都是我日常充电的能量。”徐洢婷提到,当面对学习、工作的压力时,投入这些兴趣能让她迅速调整状态,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拥抱每一天。

展望未来,徐洢婷怀揣着坚定的初心:保持谦卑的心态,勇敢探索新的领域,不断挑战自己,突破成长的边界。她渴望在未来成为一名集理想、担当、责任于一身的新时代女性,为自己的生活绘画出更加绚丽的画卷。

“不要畏惧失败与挑战,因为每次跌倒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要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勇敢地去尝试,去实践。相信自己的潜力,敢于挑战自我,这将为你带来无穷的收获。”她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