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沙理工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报》

全心以赴 干一行爱一行

2025-03-11     浏览(37)     (0)

在水文与水资源的广阔讲台上,彭向训老师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雷锋精神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深刻内涵。“既然干,就不要辜负。”这句朴素的承诺,成为彭向训执教生涯的注脚。

他带领学生将课堂搬至山水之间,连续十年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在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现场、洞庭湖生态修复工程中开展调研,指导学生完成多份被地方政府采纳的技术报告。当被问及坚守的初心,他说:“不辜负学生对好老师的期待,就是最大的责任。”此外,彭向训坚持了10年每周末义务为学生做就业培训,为困难与生病学生累计资助了超10万元。

彭向训创建并参与指导长沙理工大学“大禹之子”学生社团,在“大禹之子”的实践地图上,彭向训的育人足迹从湖南延伸至非洲。2014年起,他多次前往马达加斯加,既调研当地水资源环境问题以及中企在非洲的社会责任意识,又带着学生在当地小学开展净水科普。在他看来,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本应水乳交融,“当科研成果真正解决现实问题,那种愉悦感远超考核指标”。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课题,这位水利人展现出特有的务实。2017年和2018年的暑假,彭向训和团队成员投身到抗洪救灾与水利设施重建的第一线。在邵阳新宁县水灾最严重的几个乡镇,他和团队实地勘察调研,提出了相关水利设施灾后重建技术方案报告。多年来,彭向训致力于将专业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他说:“从力所能及的小事积累,比空谈理想更有力量。”

奔波在100多座城市,联系着1000多家单位,参加了3000多场招聘会,帮助过100多名困难学生,推荐过5000多名学子……退休20多年,患有严重的腰椎盘突出和眼疾的他,工作状态从不输年轻人。他被誉为最勤“推销员”,却不拿一分钱报酬,一双脚和一直装着药和护腰的旧皮箱就是他推销的全部法宝,他就是已经80多岁的退休老教师陈均杰。

“从我1964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都是在做学生工作,我觉得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师,为学生服务是我这一辈子的初心,为学生保驾护航也是我这一辈子的使命!”

除了亲自带学生去招聘会,陈均杰还经常利用自己丰富的资源,为学校到全国各地联系校友单位,开拓就业市场。

他不仅仅只是帮助学生找工作,他还把学生教成了儿女,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他与学生共用一双运动鞋,他家成了学生的第二食堂,谁没钱吃饭了都能上他家吃饭。

他的事迹曾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专题播出,并被新华社等多家央媒连续报道,先后获“2019年湖南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长沙市好人”、第六届长沙市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