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报》

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动力活力

2025-03-07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助理研究员马继伟指出,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提升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各级项目应向中小企业开放,青年企业家应发挥引领作用,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应用场景,激发员工创新热情。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助理研究员 马继伟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深刻认识到,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激发创新动力活力,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之举。

要坚定信心,相信中小企业创新潜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越来越多颠覆性技术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涌现,这深刻启示我们,必须坚决破除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应该由高校科研单位、大企业来做的固有思维。各级各类重大项目应积极向有硬科技、真功夫的中小企业敞开大门,使其在关键领域和前沿方向上担大任、挑大梁。

要高度重视、发挥青年企业家引领作用。青年企业家,特别是具有技术背景的青年企业家,对组织高密度高学历人才开展高精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创新工作具有更强的敏锐性和把控力。应更大力度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兴办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青年企业家脱颖而出搭建更加宽广的舞台。

要真心关爱,激发中小企业员工创新热情。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也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平台。要聚焦中小企业员工特点,不断优化完善服务导向的政策体系和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鼓励引导更多优秀人才扎根中小企业,贡献创新智慧。应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