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西农业大学 - 《山西农业大学报》

生物中心往事

作者:郝曜山  孙毅    
2025-02-28     (0)

回顾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的成立与发展历程。时间的流逝,带走琐事繁杂,沉淀出科研人员科技兴农的精神与热情。

1991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牛天堂在考察国内各地农科院生物技术的基础上,建议将隶属于该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分子育种室改为生物工程室,并任命赵处文任研究室主任,赵立平任副主任。1994年4月,决定将生物工程室列为院直属研究室。牛天堂院长将目光转到了国外,先后三次向堪萨斯州立大学的孙毅博士发出邀请,希望他能担此重任。同年8月,孙毅博士回国并于11月任生物工程研究室主任。1996年6月,孙毅被国家外专局授予全国“引进国外智力先进工作者”称号。

为让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在山西省农业上发挥作用,在原生物工程研究室基础上成立山西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高洪文任中心支部书记、副主任,孙毅任主任、副书记。山西省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迎来发展阶段。

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形成集科研、生产、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机构。于1999年被省科技厅认定为“农业基因工程重点学科点”,被省团委、省青联命名为“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教育基地”。孙毅在2002年被山西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之后的生物中心,逐步进入正轨,无论是在科研上,还是农业推广上,积极响应政府相关政策,解决相关农业问题,为山西农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012年度荣获“全省十佳农业、科技推广单位”,并被定为了农业科技推广联谊单位。

截止2019年12月,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共承担了各级科研课题85项,其中包括主持和联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等多项国家级项目17项,主持和参加的多项科研项目共获得科技奖励16项,其中包括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1项,第六届大北农科技促进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项,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4部,参与主编专著3部。在省级以上科技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有国内一级学报48篇,国家一级学术期刊49篇,被SCI收录的论文3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由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了的农作物新品种20个,其中包括西瓜品种7个,西红柿品种1个,梨品种1个,豆角品种2个,西葫芦品种2个,甜瓜品种1个,玉米品种5个,其中1个获得农业部批准的植物新品种保护,获得抗虫、抗除草剂、抗丝黑穗病转基因玉米、棉花新品系40个,获得山西省农科院颁发的“科技创新先进研究所”称号等各类奖励。

中心自成立以来与多国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科研合作交流机制,在山西省致力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示范基地的建设,举办农民科技日活动,推广自育的小麦新品种、蔬菜新品种、瓜果新品种,在山西多地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019年12月,生物中心响应政府政策,与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署。无论单位、人员如何更替,生物中心科研人员利用生物科技兴农的精神和热情永不改变。

(本文选编自“我们的故事”征文集,作者为生命科学学院孙毅、郝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