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学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探索打造了“一盘棋统筹布局,一张网协同发力,一条龙精准服务”的“三个一”工作模式,强化统筹引领,深化校企合作,细化就业服务,提升就业效果,努力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毕业生走稳就业路。
一、全院统筹,下好就业工作“一盘棋”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多元化的就业需求,学院深刻认识到,要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必须全院上下齐心,形成合力。学院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压实书记院长“一把手”责任。通过党政联席会、学院教职工大会等,分析就业形势,制定针对性措施;学院党委书记亲自督导,动员全院教师积极参与就业工作,为学生就业铺路搭桥;党委副书记、就业辅导员定期与学生谈心谈话,形成详细完整的未就业学生台账,针对每位学生情况进行岗位推介和求职指导。学院构建了“学院领导 - 班导师 -专业教师 - 辅导员”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通过定期整理毕业生就业动态,及时跟进就业进展,推行“周落实、月总结、阶段达目标”机制,多方力量多渠道促就业。
学院将就业工作与党建引领、科研竞赛紧密结合。与驻地部队、企业、街道、中小学等开展党建共建联建,组织党员、团员赴青岛党史纪念馆、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等地开展红色教育,借助“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青鸟计划”返家乡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基层,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同时,采用“科研 + 竞赛”模式,强化有组织参赛,举办青岛高校首届“低碳未来”创新创意大赛、山东省高校 3D 打印设计大赛等,以赛促学,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强化统筹引领,下好就业工作“一盘棋”,学院形成了全院促就业、全员抓就业的良好氛围。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到西部、基层就业,近三年来有 14 名毕业生前往青海、贵州、云南等省份为国家建设贡献青春力量,8 人受到学校表彰;毕业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56% 的本科毕业生和 14%的硕士毕业生到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深造。
二、产学合作,织密校企协同“一张网”
材料行业涉及领域广泛,为给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就业机会,学院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结合学生就业意向和行业发展趋势,筛选出重点走访企业名单,学院领导班子带头组织教师、辅导员深入企业实地走访;学院党委副书记带队参加政校企洽谈会、招聘双选会等,与更多相关企业建立新联系;逢元旦、春节等节日,都会精心制作贺信、贺卡,增强学院与企业的情感交流。近三年来,学院赴比亚迪、山能等 40 余家单位访企拓岗,邀请泉为、芯恩等 20 余家单位到学院调研交流,与宁德时代、歌尔等众多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邀请胜利新大、山东国瓷等 20 余家企业入校宣讲招聘,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为学生提供简历直推、内推等机会 200余次。
在访企过程中,学院不仅注重推介毕业生,还重视拓宽产学研合作,积极寻求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训、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学院牵头成立古镇口新材料产业联盟,与泉为科技签约共建海洋光伏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作为组长单位推动学校与滨州市签署校地合作协议,与胜利新大、青岛特钢签署校级合作协议,与金能科技、芯恩等建立联合实验室,与西海岸新区工信局、连云港市科技局、烟台市科技局、中交天津航道局、中海油、中航等 20 余个单位对接技术需求,提升资源汇聚和服务社会能力。多家企业通过设立奖学金捐资助学,共同助力材料学子成长成才。
通过深化校企合作,织密校企协同“一张网”,学院不断开拓合作阵地,设有实习实训基地 31家、立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2 个,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拓宽了就业渠道。协议就业毕业生中,签约比亚迪、中石油等重点用人单位的占比达 69%。
三、精准指导,构建就业服务“一条龙”
学院聚焦学生成长发展全过程,做实做细就业指导与服务。学院发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推行“材心相伴”党员牵手新生宿舍制度,通过入学教育、专业导航、职业规划大赛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分年级、分阶段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通过校友报告会、校友座谈会、优秀学生交流会传递分享职场经历、行业动态、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等方面的经验。通过发挥教师、朋辈、校友的力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不足,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学生求职过程中,学院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与服务。面向全体毕业生开展就业动员大会,指导毕业生提前做好就业规划,提早进入求职状态;举办求职技巧培训讲座,邀请企业 HR 为学生讲解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职场礼仪等知识;组织简历面试大赛、模拟招聘大赛,为学生提供实战演练的机会,由企业 HR 和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不足。学院专人负责收集整理有效的就业信息,依托学院网站、毕业生总群,确保消息及时、快速地传达给每一位毕业生,实现全面覆盖,学院网站“就业信息”栏目年平均发布招聘信息 150 余条,毕业生群发布宣讲招聘信息 400 余条。此外,学院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帮扶,实施“一生一策”,针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一对一地进行解答和指导。
通过细化就业服务,构建就业服务“一条龙”,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提升就业竞争力,学院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连续 5 年保持在较高水平。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重点、以满足学生需求为根本,不断完善就业工作体系,创新就业工作方式方法,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现人才培养、学生就业和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为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贡献“材料”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作者分别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学院领导带队赴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走访调研
搭建平台、汇聚力量,校友企业捐资助学回馈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