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委党校 (行政学院) 始终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主责主业,锐意改革创新,不断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政治引领,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把党校姓党贯穿始终。一是理论武装有形有效。创新开展铸魂赋能大讲堂、名师大讲堂等活动,持之以恒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二是优势资源共享共用。建立“资源共享开放办学”工作机制,向各部门推送优质培训资源 20 次。三是宣传阐释出彩出新。创新推行“基层点单、党校派单、教师接单”宣讲模式,开展各类主题宣讲 295 场次,经验做法在全市通报表扬。
二、突出主业主课,推动基本培训落地见效打造“1344”教学体系,推动基本培训全面覆盖、应训尽训、精准施训。一是“1”个中心突出主课地位。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构建起“总论+原著导读+分论+攻坚克难案例+特色”课程体系。二是“3”条精品线路优化教学方式。深入挖掘石嘴山市老工业基地的城市内涵,打造 3 条精品现场教学线路,培育 17 个现场教学点。三是“4 门课”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开门”承接 87 期培训班,培训学员 8332 人次,同比分别增长 9.2%、16.8%;市级领导“上门”送课,授课比重达 27%;“推门”开展教学观摩等活动 10 次;“闭门”备课,新开发特色课程 15 个。四是“3+1”工作机制整合系统合力。创新推行领导干部联系+行政处室协调+教研处室帮扶的“3+1”精准服务基层党校 (行政学院) 工作机制,与市直部门、县区党校、高校、工业园区开展联合办学,切实构建起“大党校”工作格局。
三、突出科研咨政,推动服务大局有力有为找准科研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推动党校高质量献策。一是出好教学题目。创新“党校教师+主体班学员”联合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机制,4 期主体班共撰写调研报告 25篇,同比增长 52%。二是写好科研文章。撰写65 篇理论文章,11 篇获区市级奖项,17 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改版 《石嘴山论坛》,刊发 100 余篇理论文章。三是做好对策研究。先后申报区市级各类课题 33项,已立结项 16项,向市委、市政府呈报 《决策咨询专报》 15篇,6篇获肯定性批示,同比增长50%。四、突出能力建设,推动人才队伍聚力赋能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聚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一是创新培育路径。开展“青蓝工程·双选结对”活动,实施“铸魂赋能”行动,教研人员专业化水平在实践锻炼中得到有效提升。二是强化正向激励。举办全市党校 (行政学院) 系统教学比赛,分层分轮开展教学大比武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将专技岗位结构比例调整为 3.3∶5∶1.7,畅通教师队伍晋级通道。三是打造人才高地。首次引进 2 名博士研究生副校长,招录 3名硕士研究生青年人才,新选聘 17名兼职教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五、突出从严管理,推动办学治校全面过硬遵循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一是从严治校、质量立校。召开首次全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会、科研攻坚工作会,推动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学风。二是敢抓敢管、严抓严管。4期主体班首次实行全封闭住校管理,学员管理实现全方位、立体式提档升级。三是以巡促改、以巡促治。坚决扛起巡察整改政治责任,研究制定 59项整改措施,以整改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共石嘴山市委党校 〈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