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一场罕见的暴雪突袭济南。暴雪之大,让“济南大暴雪下了387个大明湖”冲上热搜。面对暴雪,社会各界迅速行动,开启了一场温暖又给力的“抗雪大战”。笔者亦在这场“抗雪大战”中见证了许多暖心瞬间,聆听了很多暖心故事。暴雪之下的济南,人们风雪共担,四处都是“活雷锋”。
雷锋曾在日记里写道:“我要永远忠于党,保卫党的利益,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面对暴雪,在山东师大校园内,有这样一群“活雷锋”,他们全心全意保卫着学校师生的利益。在极端天气到来时,后勤管理处(后勤党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后勤各单位齐心协力,开展扫雪除冰工作,并积极提供暖心服务,全力保障校园正常秩序。学生党员、学生会成员和志愿者们也都拿起铁锹和扫帚,紧锣密鼓地开始扫雪除冰,保障着每一位同学前行安全。笔者偶然间得知,暴雪前夕,后勤管理处处长刘爱芳因家人生病趁周末回老家探望;暴雪来袭,刘爱芳挂念学校除雪工作,硬是迎着风雪在高速公路上驱车5个多小时赶了回来,并带领大家除雪至深夜11点。这自是一名中共党员和后勤管理处领导的责任和义务,但同时,这种舍小家、顾大家,以学校为家,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精神,又何尝不是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写照呢?
雷锋精神还体现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上。暴雪之下,人与车辆寸步难行。济南的公交车司机们顶着纷飞大雪,全神贯注地把住方向盘。当天,由于路上积雪无法掉头,K85路公交车一度只能在区间内行驶。司机一遍遍地提醒乘客,并向每一位乘客询问目的地,告知其在哪里倒车,还会提醒换车的乘客带好凭证,避免二次买票。在区间最后一站车折返时,司机还不忘为影响乘客出行致歉。车站、机场附近增加了公交线路和地铁班次,并不断延长着发车时间,只为保证每一位来济人士有车可坐,有家能回。他们践行着“公交车是老百姓的私家车,驾驶员是老百姓的专职司机”的职责和精神,他们承载的是无数“风雪归家人”的希望,这种敬业精神亦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生动注脚。
雷锋精神还体现在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中。3月2日下午3时许,在济南职业学院附近,一辆救护车因暴雪遭遇“趴窝”。当时雪下得正大,路面上结了冰,积雪很厚,加之救护车本身就很重,车辆一直在原地打滑。危急时刻,幸遇该院汽车工程系6名汽车专业的学生理发归来。时间就是生命!这6位学生看到救护车是后驱动力,深知最快的脱困方法只能靠人推,于是,他们毫不犹豫上前奋力推了起来。六七分钟后,他们终于将救护车推出被困路段。学院得知此事后,于3月4日对该6名学生予以表彰。面对这份“意外的收获”,这几位同学却谦虚地表示,当时只是“出于本能反应,看到是救护车,也是去拯救生命”。是的,这便是雷锋精神,或许只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平凡的善举,给受困的人们带去了生的希望。
暴雪之下,还有无数暖心瞬间被互联网记录、传播着。其实,“活雷锋”又何止是他们呢?一夜之间将所有车道的积雪清理完毕的环卫工人,风雪中指挥交通的交警们,在街头徒手为“趴窝”车辆推车的人民子弟兵和路人们,冒雪为独居老人送饭的外卖员们,主动捎带没有等到公交车的老人的车主们,以及用牵引绳将一辆辆被困私家车、公交车甚至扫雪车拖拽出困境、展开极限救援的“福特烈马”越野车车主“鲁A先生”……可以说,雷锋,从来都没离开,永远都在我们身旁。
雪落无声,大爱无疆。正是这无数平凡的人,用善举维护了城市的良性运转;用一件件平凡而温暖的小事,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内涵和价值。风雪终会过去,但人们在风雪中所展现的爱岗敬业、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精神,必将成为这座城市永恒的记忆与温暖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