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师范大学 - 《山东师大报》

忠诚履职担使命   砥砺奋进扬清风

——2024年学校党委巡察工作综述

作者:李建业  王珂  张晓波  陈军晓    
2025-03-05     浏览(69)     (0)

2024年是学校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冲刺一流学科的攻坚之年。学校党委巡察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在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为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及“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一、勇担政治使命,扛牢主体责任,明确巡察任务“路线图”

学校党委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始终将巡察监督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把巡察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安排,与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按照《九届党委巡察工作规划》,系统谋划年度巡察任务,认真研究、周密制定第二轮、第三轮巡察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确保巡察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党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巡察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亲自抓、亲自过问、亲自推进,逐一审阅每轮巡察工作报告,主持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组织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听取每轮巡察工作情况汇报,立场鲜明点人点事点问题,并提出具体整改意见,推动整改责任落地落实。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履行组织实施责任,先后召开会议3次,深入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研究制定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巡察工作人才库建设管理办法等7项制度,确保巡察工作有序规范推进。

二、锚定政治方向,坚守政治定位,把牢政治引领“方向盘”

牢牢把握政治巡察定位,把“两个维护”作为巡察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提升巡察监督质效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围绕“四个落实”监督重点,紧盯权力和责任,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紧盯师生身边反映强烈的问题,制定《巡察工作监督重点参考》,明确13个方面关注重点、37项监督要点、100余项具体检查内容;同时,制定《对被巡察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巡察监督重点参考》,推动巡察监督内容清单化,助力巡察组精准把握监督检查内容,确保巡察监督有的放矢。订购发放《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释义》,组织全体巡察干部和被巡察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把新规范、新要求贯穿巡察全过程各环节。

三、提升巡察质效,坚持“有形”与“有效”相统一,稳步推进“全覆盖”

对标对表省委巡视工作有关做法,坚持做到六个“实”,多措并举做好巡察工作,确保每轮巡察工作开局稳、推进顺,更好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截至2024年底,学校党委已完成2轮常规巡察,涉及22个院级单位党组织,覆盖率达73.3%。启动第三轮巡察,派出4个巡察组,对8个院级单位党委开展常规巡察,届时完成对30个院级单位党组织的巡察全覆盖工作任务。

建“实”巡察队伍。按照《中共山东师范大学委员会巡察工作人才库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切实用好巡察“组长库”“人才库”。严格落实巡察干部回避制度,三轮巡察累计从“两库”中选配巡察干部103人次,先后组建15个巡察组,做到“老将”与“新兵”合理搭配。结合巡察组成员个人经验、业务专长等特点,科学分组、合理分工,实现“以干代训”的良好效果。

抓“实”业务培训。坚持“巡前必训”,采用“集中+分组”模式,全方位为巡察干部“充电蓄能”。集中培训紧密结合被巡察党组织职能特点,邀请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业务骨干和抽调参与省委巡视的同志,围绕高质量发展、政治监督、巡察业务等方面,为巡察干部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分组研讨期间,引导各组研究制定本组巡察工作实施方案,梳理政策清单和巡前问题清单,为巡察进驻打牢基础。

做“实”情况通报。坚持发挥协同配合单位“专”的特点,做实情况通报。巡察进驻前,函请校长办公室、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人力资源处(党委教师工作部)、审计处、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8家单位向巡察组书面通报相关情况72份;对较为特殊敏感、不宜书面提供的相关信息,协调学校纪委等部门熟悉被巡察党组织情况的同志,“一对一”向巡察组提供“活情况”,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确保巡察监督更加精准、更加高效。

落“实”宣传公开。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推动巡察宣传深入师生。指导30家被巡察党组织做好巡前准备,在巡察进驻动员会召开后,第一时间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发布巡察进驻情况,在醒目场所张贴巡察公告,设立巡察工作信箱,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巡察监督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监督氛围。将巡察反馈情况和整改情况及时进行全面公开,提升广大师生员工对巡察工作的知晓度、满意度。

扎“实”现场巡察。各巡察组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综合运用“12+N”方式方法,听民声、巡民情、察民意。有的巡察组拟定个性化谈话提纲,带着问题与被巡察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师生代表谈话;有的巡察组深入课堂、宿舍等教学生活一线,灵活运用查、听、看、问、评、访等多种手段,获取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第一、二轮巡察11个巡察组共调阅材料232份,个别谈话817人,列席会议18次,发放回收调查问卷1760份,民主测评表1689份,查阅各类材料11062份,建立问题台账321条。

如“实”报告情况。各巡察组将巡察报告起草工作贯穿巡察全过程,聚焦被巡察党组织职责任务,紧扣政治责任,盯住“一把手”和班子成员,从业务看政治、从问题看责任、从客观看主观、从现象看本质,精准发现和分析问题,认真制作问题底稿,及时撰写巡察工作报告、“一把手”监督专题材料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项检查材料。

四、强化贯通协同,凝聚监督合力,奏响立体监督“协作曲”

根据巡察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的特点,注重加强内外统筹,推动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加强与省委巡视办的沟通衔接,及时请示汇报,确保巡察工作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二是制定《中共山东师范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巡察工作机构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进一步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统战、审计、资产、校办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整合监督资源,推动建立信息共享、成果共用机制,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格局。

五、压实整改责任,做实“后半篇文章”,敲响整改“警示钟”

压实整改责任。督促被巡察党组织严格落实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责任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一岗双责”,坚持把巡察整改与学校党委部署要求、推进改革发展统筹起来谋划,着力在深化标本兼治上下功夫,推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不断增强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实效。

加强整改监督。强化巡察整改日常监督,学校纪委、党委组织部、巡察工作办公室围绕巡察反馈、整改落实、整改监督、成果运用等环节,制定整改流程图和日常监督履职清单,跟踪问效,确保真改、实改、改到位。

强化成果运用。出台《关于加强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的实施办法(试行)》,针对巡察发现的普遍性问题,梳理形成共性问题清单,及时通报未巡察党组织,督促举一反三、未巡先改;综合研判被巡察党组织通过巡察组反馈的意见建议,制发巡察建议书,向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反馈,推动实现“巡察一地、整改一片、规范一域”的效果。

六、抓好“三项建设”,提升规范化水平,展现巡察队伍“新风貌”

抓牢政治建设,扎实练好内功。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结合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巡察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省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提升巡察干部政治能力和监督本领。各巡察组通过组务会、专题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强化巡察理论知识学习,提升发现问题线索、撰写巡察报告等业务能力,确保政治巡察方向不偏、焦点不散。

抓细制度建设,强化有效支撑。聚焦学校巡察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开展“巡察质量提升行动”,制定完善问题底稿、成果运用等制度机制,打造涵盖总体规划、工作实务、贯通协调、自身建设等内容的制度体系,为高质量开展巡察提供依据和指导。参照省委巡视办下发的《省属高等院校巡察工作规范指引(试行)》,结合学校实际,编制《巡察工作手册》,从巡前准备、现场巡察、巡察报告、反馈移交、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等方面明确巡察工作各环节的工作任务和方式方法,配合各类报告、报表等文书模板,帮助巡察干部快速上手,巡察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抓实作风建设,严肃工作纪律。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始终把巡察干部队伍纪律作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对巡察干部的教育管理,对组内成员特别是新参与巡察工作的组员着重强调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和保密纪律,明确巡察干部“十不准”,并集体签署《巡察组工作人员保密承诺书》。坚守不干预被巡察党组织正常工作的原则底线,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切实维护巡察干部良好形象。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2025年,学校党委巡察工作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扎实的工作作风,抓规范、抓创新、抓深化、抓提升,为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早日建成国际知名的一流师范大学贡献巡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