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农业大学 - 《山东农大报》

平常岁月里的花

作者:刘朝    
2025-03-05     浏览(29)     (0)

本文描述了作者和友人去北京地坛和北海游玩的一天,他们重逢、一起游玩并体验了平凡的生活。文章强调了平凡的重要性,人们向往平常的日子。

寒假的某天,朋友找我说想去北京逛逛。于是两个经常在名胜古迹里逛的保定人把目的地定在了地坛和北海。

当天早晨,兴奋劲儿让我这个假期里习惯性赖床的人战胜了闹钟。爸爸把我送到了地铁站就去上班了。许是地铁站建在写字楼群边,早高峰时期,出站的扶梯上站满了人。形形色色的人踩着不同的节奏和鼓点,但似乎也有一些一样的东西,推着他们前进,像是一种生命的韧性,平凡但坚韧。我赶上了好时机,逆着人群进了站。

我在汇合的站点里等她,掐算着时间,我打开了录像,想要记录下我俩久违的相遇,我寻着,冥冥中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回头,看到了扶梯上的她,我们像偶像剧里很久不见的男女主,狠狠地抱住彼此。我又感受到了一种很踏实的感觉,那是我高中三年失意、无力、痛苦时抱过无数次的肩膀。无数个瞬间涌入我的脑海又转瞬即逝,仿佛已是很久以前。我们把合照发在了群里,其他朋友们说我俩背叛了组织,争着吵着说要聚餐,让人不由得想起那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在地铁里,我们说着大一的生活,上海到泰安,两所学校相隔685公里的距离瞬间被缩到了两个肩膀中间。我俩紧紧依偎着,打开了话匣子,屏蔽出一方小世界,忽略了周遭的一切,也没听见到站的播报,等反应过来时,已经驶向下一站,但我们就这么看着彼此,控制不住的笑,一直到地坛。

北方的冬天还是萧瑟,但挡不住我们重逢的激动和高涨的情绪。我们的脚步丈量过史铁生轮椅辙过的轮印,寻找着“地坛的海”和那歌颂已久的“史铁生余华树”。时间好像折叠在地坛,也许只有走过这个小小的园子,才能知道为什么它可以治愈一个失意的作家。就像了解一个人并不需要什么大肆宣扬,只用接近他的平常。

就在我兴致冲冲地给朋友展示我所学的八段锦并带着她一起打时,我感受到了一个住着拐杖的老人的驻足,我有一些不自在,好几个动作并没有做到位。结束后,他走了过来,轻微社恐的我其实想过要逃,而且对面的萨克斯吹得实在动人。但看到他坚定的目光时,我放弃了。我和朋友与那位老爷爷交谈片刻,他纠正了我的动作,也表达了对年轻人学习八段锦的赞扬。我至今记得他双目炯炯,枯木般的双手却像有百般力气。早晨的地坛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人,绝大多数都是退休老人,他们肆意的跳舞,唱歌,踢毽子。实话说,我是羡慕的,这种自在、平常的日子。

然后我们逛到北海,北京大大小小的园子里,我最喜欢它。十来点钟的太阳光洒在水面,坐在岸边的长椅上,沐浴在柔风里,我们也许能够就这样畅聊一辈子。如果时间可以留下一帧关键点,这一刻,就在北海。当北海的阳光确确实实照在我们身上时,我的心受到了洗礼,灵魂在升华。

后来我们骑单车去护国寺吃午饭,品尝了“永生难忘”的豆汁,又从什刹海走到琉璃厂,最终灌着凛冬的寒风,坐上了回家的车。

我曾经看过一段话:我们这一生,如果平平安安直到老去,已经是大幸。错过了飞着飞着就不见的航班,躲过了突然就失控狂奔的车辆,避开了凌晨因为地震崩塌的城市。如果这一切你都侥幸没有遇到,接下来的日子里,请使劲活着,平平安安的过完这一生。好好珍惜,一辈子这么短,见一面就少一面,看一眼就多一眼。

我们这短暂的一日游,并不是“特种兵式”游客路线,这一天都只是平常。工作的人们开启平常的繁忙,老人们经历着退休后平常的清闲,作为追寻者的我们也经历了平凡的一天。其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起起落落,我们都是沧海一粟,过着平凡的日子,当一座城市里存在着太多浮浮沉沉,也正如此吧,人们也都向往着平常的日子,平常已是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