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集中交汇点,必须将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和瓶颈唯一的路径。兰州大学作为“胡焕庸线”以西唯一的教育部直属“双一流”建设高校,位于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方位,持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北办好一流大学”指示,锚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建设目标,构建了以战略规划为引领、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化改革为动力的“三位一体”工作格局,打破纵向垂直化、单一化、条块化管理惯性,“三篇文章”一起做,统筹推动各重要发展要素向横向扁平化、交叉化、系统化转型,加速各发展要素系统集成,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步伐。
一、以战略规划为引领,审视未来发展目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创新速度显著加快。兰州大学坚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先后组织全校干部师生开展“在西北办好一流大学推动新时代兰州大学高质量发展”思想大讨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讨论,紧扣“双一流”建设历史使命,审视学校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中长期发展目标。运用基标法、SWOT法,选取对标高校进行核心指标数据分析,凝练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和核心指标,提出质量规模、一流学科、高端人才、经费总量四个“倍增+”目标,并将“倍增+”目标作为学校第十次党代会与“十四五”战略指引,以高质量党建保障高质量事业发展。通过教代会、专题研讨会、座谈会、推进会、咨询会、校内外调研及第三方咨询等多种方式,不断凝聚发展共识。全校上下围绕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实实在在想办法、出实招,从观望到行动、从疑虑到担当的良好氛围悄然形成。截至目前,四个“倍增+”发展目标已基本实现,2025“十四五”收官之年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二、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保障“双一流”建设效能
党中央作出系列关于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的重大决策部署,赋予了“双一流”建设高校更高的使命。学校坚持“兴文、厚理、拓工、精农、强医”的学科建设思路,加强顶层设计,将学科建设专项规划纳入“十四五”规划体系,紧密围绕服务国家食品安全、核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一带一路”、国家安全等战略,以一流学科、特色优势学科为引领,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带动整体学科发展。学校现有一流建设学科4个,在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居第29位,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优势学科数量实现“倍增+”。加强学科优化调整力度,出台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学科专业、交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学科专业改革实施方案,召开学科建设系列推进会,对31个学院、46个学科建设现状和问题进行诊断分析,为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提供有力支撑。“十四五”以来,新增一级博士点6个、专业学位博士点6个,撤销硕士点5个。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近年来除新增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一级博士点外,还增列了生物安全、文物科学与技术、循证科学、颅面牙合重建与智能工程4个交叉学科二级博士点,2024年入选国家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单位。加强“双一流”建设项目管理,制定项目指南,建立项目库,所有“双一流”建设预算支出均纳入项目库管理,强化项目支出预算与目标导向相匹配。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形成第五轮学科评估分析报告、年度“双一流”建设监测数据分析等研究报告,对标对表及时总结阶段性成果、解剖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举措,为学校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三、向深化改革要动力,激发事业发展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学校坚持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师生急难愁盼的问题,以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检验改革成效。2015年印发《兰州大学综合改革工作方案》,次年印发《兰州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坚持“系统、协同、深化、落实”的方针,2016-2020年先后推进年度改革事项38项,向目标要担当、向改革要动力、向实干要成绩,成功从“985工程”建设阶段迈入“双一流”建设阶段,为实现“十四五”“倍增+”目标打下良好基础。深化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实施“萃英学者”发展计划,重点评价人才立德树人成效、学术创新和社会服务实际贡献。改革“双一流”建设经费配置机制,实现从“钱等事”到“事等钱”的转变,提高资金使用效能,集中有限资源办大事,实现全校“双一流”建设经费大统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创新绩效考核分配机制,对标“双一流”建设任务、学科水平评估指标和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等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重贡献、破“五唯”,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深化科研组织模式改革,先后成立生态学创新研究院、泛第三极环境中心、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等实体性学科交叉平台12个,其中生态学创新研究院已发展为学院,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已发展为国家级科研平台,为高层次人才、青年才俊施展才华提供无限可能。深化公共资源管理和后勤保障机制改革,推进大型仪器平台共享,以一流服务保障支撑一流大学建设。
四、要素系统集成,向重点领域进军攻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兰州大学坚持战略规划、学科建设、深化改革同向发力、相融互促,不断增强关联性和耦合性,加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素系统集成。成立学校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出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促进深化改革与战略规划、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机理研究、推进落实和督导评价等全链条要素衔接。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高地建设深度融合。积极争取地方人才政策加持,2020年以来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百余人,超过全校现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总量的60%,“人才西北汇”的良好势头持续巩固,学校吸引汇聚高端人才的优势不断彰显。2022年抢抓机遇,有效利用国家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资金,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全线更新升级,之后连续两年获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竞争性科研经费创历史新高,“十四五”以来新增国家级科研平台7个。兰州大学正以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支撑区域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体现价值、塑造品格,在“胡焕庸线”以西打造不可替代的发展优势。
(执笔:王丹,兰州大学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讲师;李兴业,兰州大学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