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西中医药大学 - 《江西中医药大学报》

我校教师在《中国科学 : 化学》期刊发表 2 篇论文

2024-12-30     浏览(26)     (0)

学校院士工作站在线发表两篇高水平学术论文,一篇介绍了质谱成像技术在中药分析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另一篇则阐述了电化学碘参与的P-H/N-H偶联反应的应用,彰显了学校在中医药创新研究方面的显著成效。

本报讯(通讯员 胡建国 徐玲霞 李希茜)近日,学校院士工作站以学校为第一通讯单位在国内顶级学术期刊《中国科学 :化学》期刊上在线发表了《质谱成像技术在中药分析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和《电化学碘参与的 P-H/N-H 偶联反应》2 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其中,论文《质谱成像技术在中药分析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由学校院士工作站李斌教授与中国科学院聂宗秀研究员共同担任通讯作者,2022 级硕士研究生申夺为第一作者。质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特异且无损的分子成像手段,已成为中药分析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该论文对质谱成像技术的原理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其在分析不同类型中药、探究中药活性成分合成途径、中药质量控制以及中药药理毒理机制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综述。

论文《电化学碘参与的 P-H/N-H 偶联反应》由学校院士工作站李斌教授担任唯一通讯作者,胡建国老师为第一作者。合成电化学新技术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评定的 2023 年度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之一,具备绿色、安全和低能耗的特性,有望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该论文通过电化学合成方法实现 P-N 成键,构建了氮磷类药物小分子化合物,为中药活性单体、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等的结构修饰与合成提供新方法,从而更有效提高药物分子的活性和成药性,将为中医药创新性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这 2 篇学术论文的发表展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范式,为中医药创新研究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彰显了我校院士工作站建站五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在省一流学科中药学建设经费的支持下,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