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立春时节,工程中心第一作业项目部准备班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收心会。室外北风凛冽,室内讨论正酣,一场关于降本增效的“头脑风暴”掀起智慧热潮。
“去年采用金北倒罐方法,吨袋容积率翻倍,用量直降50%!”刘伟用数据开场,瞬间点燃讨论热情。
班长许飞接续算起经济账:“单是吨袋合并处置,每年就能省下几千块。”这一串串的数字背后,是准备班将职代会精神转化为具体实践的生动写照。
主管谢毅峰则笑嘻嘻地说:“成本管控不能躺在功劳簿上,今年要站在项目部全局谋创新。”这席话打开思维闸门,八条合理化建议如春泉涌动。
副班长陈铁军提出“交井效率提升方案”,主张在开工阶段做好井口防护;班员朱有先则从边角料里淘金,废弃驴头布二次利用,既环保又降耗。经现场论证,六条“金点子”当场入选实施方案。
这场持续一个多小时的讨论会,最终形成“三化”管控机制:标准化落实到岗,将每项措施分解至具体责任人;工序化精细管理,重新梳理作业流程;创新化技术攻关,成立由主管谢毅峰牵头的节支小组。特别是针对清罐作业“出血点”,团队创新推出“晾晒-分装-转运”三位一体模式,预计年度可节约耗材成本5万元。
“诸葛会”的智慧结晶正在转化为具体行动。散会时,班组成员已带着新任务奔赴现场。这个春天,准备班用集体智慧播撒的“金种子”,正在成本管控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谢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