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 - 吐哈石油报

安 全 警 钟 常 常 敲

——五论学习贯彻油田公司“安全第一课”

作者:本报评论员    
2025-02-14     浏览(21)     (0)

新年伊始,“安全”二字就被频频提到重要位置。从质量健康安全环保工作会到“安全第一课”,特别是“安全第一课”上通报的国内石油行业的典型案例,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

过去一年,成绩值得肯定,公司连续第16年实现安全生产。但是,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越是多年实现安全生产,越是取得好的安全成绩,越是需要慎言成绩、居安思危,越是需要敲响安全警钟。面对成绩自查自省,存在问题不容忽视。一些干部员工对质量健康安全环保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对于“三管三必须”和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属地管理等职责履行不到位,工作中仍存在推诿扯皮、推卸责任的情况,各类问题隐患自查发现不了,上级督察、内部审核一查就发现。部分干部员工思想松懈、技能不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不够严细,新老风险交织叠加的问题依然突出,现场“三违”行为屡禁不止,“低老坏”问题屡查屡犯。

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改不得了,我们要守住底线、不碰红线、护好安全线,于安思危,于治忧乱,未雨绸缪常敲警钟。新年伊始,各项工作起步开局,也恰恰是安全管理的薄弱期、敏感期。今年是扭亏脱困的关键之年,发展形势更为严峻,经营任务更为艰巨。越是艰巨繁重,越要敲响警钟。发展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安全无小事”,防微杜渐是关键。“宁可百日紧,不可一日松”,要切实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政治站位,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要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宁可跨前一步形成重叠,不可退后一步形成缝隙”,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安全生产如同滚石上山,稍有麻痹松劲,就可能前功尽弃。只有警钟长鸣,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才能尽早扑灭隐患苗头。当然,敲警钟不只是审核检查、曝光问题、从严查处,更要加强一线指导服务,既帮基层找出“病根”,又开出“药方”,推动问题举一反三、整改彻底。安全不是面子功夫,而是要落到实处。警钟要常敲,钟声要长鸣,各部门单位、各级干部和一线员工不仅要时常“听得见”,更要时时“想得到”,在思想上、行动上真正做到“安全大如天”,让安全常伴你我左右。安全问题开不得玩笑,来不得半点虚假,无论油田内外,都有过安全方面的深刻教训。我们要吃一堑、长一智,时刻做到“命”字在心、“严”字当头、“实”字落地,坚持“把隐患当事故处理”“把三违当事故处理”,加强安全责任意识,落实主体责任严把安全关,实实在在把安全记在心上,时时敲响安全警钟。

本版评论执笔: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