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沙戈壁远渡万里来到海风错错的鹭岛,对我来说,像一只从塞北边陲飞入潮湿的燕子,近 4000 公里的距离令我心雷阵阵。从没有如此长久地离开过家,从那年九月起,我默默地体会着不安,跨入那道有着绿色边框却通透的玻璃门。阳光穿过空气,从遥远的家乡洒在了这个我将要和陌生人一同生活的屋檐之下———阿姨带着闽南口音的招呼给了我这样的实感。
一瞬间,新疆漫长的冬季仿若过去,居于温暖闲适的南方,我的每一次醒来,都正是橙黄橘绿的青春时节。
第一日
空气里有艾草与粽叶的香气。今天是端午节,是我要去为社区的“粽情端午”活动现场拍摄采写的日子。从早上起,社区就飘起了艾叶香气,而糯米与馅料也碰撞出了朴实的食物香气。闭上眼,我好像回到了小时候,趴在灶台边等着奶奶提起蒸笼,草叶香和肉香米香随着氤氲上升的热气滚滚而来。社区里其乐融融,就算是来自境外的同学也在认真地将粽叶捏成三角形状,阿姨在一旁细心指导着动作,突然一个手松,米粒犹如雨滴一般从叶片的缝隙里哗哗下落……即使是这样的小插曲,在这样一个张灯结彩的快乐日子里,也显得如此温馨又可爱。房间里充满欢声笑语,我举起相机,希望将每一刻都能收束眼中、铭记心里。临走时,阿姨突然叫住我,递给我一个小小的福袋。“里面是艾草,回去挂在宿舍里吧!今天辛苦你了。”波光粼粼间,我看见阿姨温和而慈祥的笑意盈满脸颊。这个第一次没能和父母一起度过的端午节,竟也会成为我想要珍藏的宝藏。
第二日
水滴成霜的冬日,豆子与蜜枣的甜意丝丝渗入融融夜色。在南方透着湿气、好像要钻入骨髓一样的寒冷里,我结束了一早的课程,和舍友僵硬地调侃着自己此时的饥寒交迫。“回宿舍有惊喜。”舍友突然说道。什么惊喜?我因为期待而加快了回去的步伐。突然,一股甜粥的香气传来,我一抬头,才发现已经到了楼栋门口。“同学,很冷,来喝碗腊八粥!”咕嘟咕嘟的粥在电饭锅里生出暖红的香气,仿佛有实感一般如影随形地包裹了我。期末周的疲惫里,冷空气被这甜腻的节日氛围驱赶。“其实我们家不过腊八节的……”“是啊,我们家那里也不会过,但是粥真的太好喝啦。”嗯,感觉以后在腊八节这一天煮一碗粥喝也不错!”
应该这样,就会一直记住这份南国的亲切与温暖吧。
第三日
这日启于一声尖锐的哨响。穿透鼓膜的呐喊,是青春留给我们大学生活的回响。从初中懵懂青涩的情感开始,我就培养出了对于篮球的热爱。而“楼 BA”的举办,简直如同乏味生活里的一汨清澈泉水。虽然我的运动细胞不太行,但这不能成为阻碍,旋即报名了楼栋的啦啦队,心里暗暗道:这一次,我一定要成为其中一员。奔跑与汗水如同星光一样洒在球场上,深色的痕迹是载体,鼓励的大声喊叫仿佛跃动的加速剂。跑得再快一点、传得再稳一点、投得再准一点……我用相机记录的每一幕都是那样珍贵。记忆中陌生或者熟悉的笑脸,我们如同支持自己最亲密的伙伴一般,为每个飒爽的身姿摇旗呐喊。最终,我们楼栋的队伍披荆斩棘,摘得亚军,那一刻的喜悦如同被引力吸引而不断翻涌的潮水。我为这份荣光骄傲,为这些奔跑的身影骄傲,为自己当初决定参与其中而骄傲。会获得力量吧?会感到与有荣焉吧!为我们共同爱着的这栋楼的荣誉站出来的那一刻,我们都是华园最棒!我们是最好的邻居!
第四日
好倒霉,这一日的好心情消散于被石板路扯破的心爱牛仔裤与不愿掉下的眼泪。
在昏昏欲睡的午后,一个不小心,我摔倒在了无数赶去上课的同学们都会经过的大台阶上,一时间面红耳热的羞愤与尴尬甚至压过了膝盖处钻心的痛意。我看似蛮不在意地爬起,其实色厉内荏,早在心里大哭一场,而妈妈新买的牛仔裤也撕开了一条口子。无法劝服自己这破洞是牛仔裤本身的设计,我只能怀着沉重的心情上完课,再默默一瘸一拐地走回宿舍。但一回到楼栋,宿管阿姨看到狼狈的我,关心地与我搭话,看着裤子说:缝好它就好了。”她灵活地摆弄着针线,不一会,破洞便缝合了。“阿姨,其实我一直以为可以帮忙缝补衣物只是说说而已。”那一刻,我其实很为自己想当然的误解而羞愧,而阿姨只是笑盈盈地说:“举手之劳啦!”
阿姨带来的温暖不止于此。当身体的温度融化了我的力气,空无一人的宿舍与病痛夹杂着离家的委屈时,阿姨总能为我提供帮助。这一日,病中的我极想吃黄桃罐头,只听“嘭”地一声,阿姨沿着罐口轻轻拍了一周,仿佛汽水一样的闷响,黄桃甜丝丝的味道散在值班室里。对上阿姨带着笑意的眼神,好像病真的好了一大半,也让我觉得自己在异乡也并非孤身一人。
第五日
阴云密布,灰色的云彩好像刹那吸饱了雨水,就要压得人无法喘息。而因为满课而无法回到宿舍的我,看着天空,更担心晾晒的衣服。愁苦的情绪给头顶的黑云加了码,眼看就要落下的雨几乎已经滴在了我的脸上,鼻腔充斥着湿气浸透泥土的腥气。一样愁眉苦脸的舍友突然兴奋地捣了捣我的胳膊,递过手机,屏幕上是一条来自刚加的微信好友发来的消息:姐妹,我们是你们隔壁宿舍的!看见你们衣服没收,给你们拿回来放在门口咯!”雷鸣隆隆,预示着暴雨将至,教室里一瞬间就黑下来,手机屏幕带着温度的文字还泛着亮光。我与室友看向窗外,那份压抑和烦躁竟然就这样轻飘飘地如同云一样飘走了,是那种洁白的、柔软的、带着阳光温暖的云。
上课铃响,我们重新投入课堂。乌云再也托不住沉重的水汽,大雨终于带着清凉倾盆落下。
第六日
一碧如洗的天空泛着海一样的沉稳的蓝,万里无云。七月初的厦门,已经是酷暑难耐,结束了期末考试等待回家的日子里,唯有缩在有空调的宿舍里喝着四果汤才能擦去一丝暑气。下楼扔垃圾时,我的身后是最后一批学姐拖着沉重的行李箱离开这里的声响。我分明在她们互道再见的笑脸里看出来泪光点点,但我知道那是满含祝福的、幸福的、期待的泪。遇见负责清洁的阿姨整理着从垃圾箱中分类出的纸板,一只长长的毛绒玩具猫被码在了纸箱的最上面。是谁不要的吗?是陪伴了谁大学四年然后被留下的吗?好奇心驱使我慢慢上前,我听见阿姨对着猫咪喃喃:你也毕业啦。”
青葱的夏日里吹来一丝带着凉意的风,学姐们离开的声音已经携着漫长的光阴远去。
也许两年后的某一日,我会在同样的告别声中想起那只猫咪,然后在期盼的闪闪光影里,一次次回到这一刻。
新学期到来,我没能在楼下再见到这位阿姨,或许,她也在悄悄中毕业啦。
第七日
多么平常的一个早晨,每一天都如第七天这样开始。如朝阳般温暖的早晨,我们在活泼的阿姨的招呼声里,走向朝阳。日月更替间,我常常想,人生有多少个七天,我又有多少个从 18 岁开始的两年。我会有好多个七天,但我只有这样一个四年,一个让我在异乡安心安家的四年。亲邻互助山成玉,帮难解因播春风。善意就是这样的一缕春风。我在橙黄橘绿里醒来,每一天是那样独特而平凡。我日复一日地接受着美好的善意,越来越明白奶奶常说的那句“远亲不如近邻”。是啊,这样的邻里情谊如同一阵春风,吹散了我青春里的每一丝阴霾。那是能让天空放晴的力量。
那就让我们约定好,再同彼此做七天的邻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