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奚国华一行与学校领导座谈交流 郭友军 摄
本报讯 6月10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奚国华一行到我校视察指导工作。校领导陈小筑、王贵农、王润孝、翁志黔、胥效文,校长助理、发展计划处处长张骏等陪同考察。
在友谊校区,奚国华一行首先参观了超高温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在国内高校和材料界享有盛誉,正是这个实验室曾诞生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张立同院士主持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技术”项目,填补了该奖项在我国长达六年的空缺。张立同院士科研创新团队首席代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成来飞介绍了陶瓷基复合材料在军、民项目方面的应用情况。“震撼!”奚国华倾听后感叹着,不时对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及未来的开发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多次的询问与交流。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西工大对航空发动机的材料研究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
随后,奚国华一行考察了我校无人机所———中国最大的中小型无人机科研生产基地,听取了校领导和无人机所负责人关于我校无人机的研制生产情况、学校承担的水下航行器等重点型号的研制进展情况汇报;通过视频重温了激动人心的重大历史时刻———由西工大自主研制生产的10架无人机代表军方组成无人机方队,在国庆60周年阅兵中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参观了部分型号产品和无人机特种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考察现场,奚国华一行对“中华之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先后就无人机总体设计、动力装置、飞行控制、导航与制导、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发射与回收、系统集成、飞行试验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询问与了解。“西工大无人机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国家做出的突出贡献,令人振奋!”考察过程中,奚国华深有感触地说。
结束短短两小时的实地考察、观看了学校宣传片后,在无人机所6号楼会议室,奚国华作了重要讲话。“百闻不如一见,不虚此行!自中学时代我就慕名西北工业大学,2008年工信部成立以后我对西工大的关注就更多了,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参观西工大!”
奚国华说,“参观时间虽短,西工大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西工大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三航特色鲜明的一流工业大学,参观后我感慨良多!西工大建校70多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为国家工业尤其是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西工大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为国家建设输送了15万多名高科技人才———西工大培养人才的贡献不亚于科研成果,因为人才就是未来的科研成果。”
“西工大人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奚国华强调说,“这种严谨和踏实,代表了西工大的一种文化。往往严谨和踏实以后就会保守,而西工大人却又充满了创新精神,将严谨与创新结合得这么好,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值得学习,更需要发扬光大!”
同时,奚国华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希望西工大继往开来、再接再厉,为我国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国防工业的发展再立新功,为实现国家“一个主题一条主线”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二是希望担负着国家人才培养重大责任和国家发展重大战略任务的西工大,坚持改革创新,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多出高端科研成果。
最后,奚国华在讲话中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西工大的主管部门,今后将更多地参与西工大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为西工大早日全面建成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
校党委书记陈小筑代表学校对奚国华副部长一行的视察指导表示感谢。她说,“今天恰好是我来西工大工作一周年的日子,今天奚国华副部长能拨冗来到我校,对我来说是一种鼓励和鞭策。刚刚奚部长提了两点希望,我们一定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加以落实,当然西工大今后的建设与发展还得依靠工信部的大力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陈因、国际合作司副司长赵永红、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家春、财务司预算处处长盛继明、通信发展司政策标准处处长谢雨琦等随同参加了视察。(本报记者吴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