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完成三例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手术(PFA),分别由心血管内科党支部书记、科主任卢成志,何强副主任医师先后主刀完成。该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也标志着我院与国际最前沿导管消融领域接轨,正式迈入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新时代,是我院在心血管治疗领域的又一里程碑。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最常见的症状为心悸、活动耐力下降和胸部不适,部分患者也可有头晕、焦虑及尿量增加(心房利钠肽分泌增多所致)等症状。房颤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心血管疾病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房颤患病人数已近2000万,数量庞大的房颤人群仍在不断扩大,疾病负担越发严重,房颤患者面临更高的卒中、心力衰竭、心绞痛、老年痴呆等风险,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此次接受手术的三位患者都是被房颤“阴霾”笼罩了多年,此前也都在多家医院接受过系列药物治疗,但疗效不尽人意,心悸、胸部不适等症状依旧频频出现,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针对患者们的具体情况,我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在卢成志的带领下,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最终决定为他们实施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术。不同于传统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该技术更为安全、有效。
三台手术均采取了全身麻醉,三位患者全程无痛苦,采用脉冲电场进行高效的肺静脉消融,整个手术过程不需要三维系统支持,全程均在X线下进行,左房操作时间15-30分钟,消融时间5-10分钟,手术全程用时60分钟左右,大大提高了房颤消融的手术效率。
此次手术的成功完成,彰显了我院在技术创新和医疗服务方面的实力,心血管内科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推动医疗技术不断创新,为天津及周边地区广大房颤患者带来更高效、更安全的诊疗新体验。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