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海大学 - 《河海大学报》

假如岁月足够长

作者:●周娇嫚    
2024-09-30     浏览(19)     (0)

文章描述了父亲的中年失意,回忆了他的年轻岁月和现在的困境,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对岁月的无奈。

我一直在想,假如岁月足够长,父亲的失意会不会少一点。

盯着眼前已而迟暮的中年人,就会明白岁月待他并不柔和。稀疏灰白的几根发丝像收成不好的庄稼,摇摆不定地羸弱着;龟裂干褶的指尖泛过淡黄的书页,风过处也会留下微不可闻的叹息。岁月于他而言,太短却太快。仿佛近在眼前,也稍纵即逝。

年少鲸饮吞海,也曾剑气横秋。

他看上去那么年轻,带着不可战胜的夏日,张扬的走在落叶萧瑟的街道上。跳上摩托,随之而来的浓烟在他身后蹀躞出千里的流浪。发动机的轰鸣声在小城上方盘旋,轰轰烈烈地交付给女生三朵玫瑰。上头将一切珍宝捧送至他面前,转而在暗地里标好高不可攀的价码。

盛夏的阳光稀释成了浅黄,即将开启秋冬的荒凉。父亲这一年所有的记忆都指向一个荒诞的背影。

他一直都清楚他爸并不是多伟大。一个潦倒的中年人,只会将外界的怨恨发泄到无辜的妻女身上,在彩色世界里不清不楚地活着。但他没想到他会离开,抛家弃子,丢弃所有的责任,只因懦弱就再也没有回过这个家。

他还记得一个匆忙的背影,可笑滑稽,他不明所以地喊了声:“爸”。映入眼帘的是奶奶摔碎的瓷片。

满地的碎瓷片割破了岁月的绵长,仿佛从此以后父亲的岁月开始染上沧桑。岁月奔涌太快,父亲被夹带着蹉跎至中年,成了同样潦倒,同样一事无成的中年人。我从未理解过父亲,有关他的记忆单调而苍白。母亲的抱怨,带着几分无所适从的心寒。我也不满,也厌恶他对家庭带来的伤害,父亲的冷漠,仿佛对家中的一切都漠不关心,甚至于从未感受过来自父亲的拥抱。家里境况并不好,在母亲的灌输下,我坚持认为这是父亲的疏离而导致的必然结果。

偶然一天,他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弟弟站在一边,两人长得很像,像到模糊了岁月,可以看得尽一个人的一生。我听人聊起他的年少轻狂,颠覆了我对他所有不负责任的幻想。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父亲--这个也曾年少的中年人。

他曾徒劳地想要改变什么,去和岁月抗衡,变故太多,心情太重,他只能披星戴月,寄希望于徒劳早出晚归可以改变家里的条件。上有双亲,下有儿女,变故重叠成荒谬,荒谬演化成变故,他被命运放弃,只能在失意中挣扎。岁月的戏剧,只留下了一个人的释然。

他的人生好比咿咿呀呀的老式唱机,一圈又一圈,像时间的细纹,划下一道道音轨。但他知道,音轨永不会返回。

他是我的父亲,又或许不是,他是一个失意中年人的缩影。在生活的巨浪下,逐渐成了波光叠翠的一点,在平凡中静默地渐行渐远,在宿命里穿肠肚裂。人们大都想将生命活成诗,可偏偏被困在岁月里,直至岁月不老,人也不死。

生活不断消耗,岁月彼此折磨,带着年少开始幻灭,苦难幻化成人生,有些人只是生活,就已经消耗掉全部力气。

假如岁月足够长,父亲的失意会不会少一点。

岁月没有回答,它轻轻丢了片落叶,在父亲泛黄的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