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周报》

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作者:龚蕊    
2024-12-30     浏览(73)     (0)

作者在湖北省武穴市四望镇亲眼目睹了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实施成效,但也指出了基层教育面临的诸多困境和挑战。作者将投身于基层服务工作,为乡村发展事业注入生机与活力。

在湖北省武穴市四望镇,我切实目睹了国家政策在基层得以有效实行且成效卓著。武穴市所推行的教育改革,将侧重点放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配置上,积极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在探索尝试进程中实现共享与流动,力求让每一位孩子皆能有机会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如今,教室里的电子教学设备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即便身处农村,孩子们也能接触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四望中学校长提出的“宜然教育”更是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他们全力以赴地为孩子们打造平等的发展契机与平台,使他们能够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自由自在地追逐梦想,进而以一种自然且适宜的“宜然”姿态茁壮成长。

值得关注的是,女性力量与温暖在四望镇持续蔓延。爱与关怀于一个个家庭之中不断传递流转。长期以来,四望镇妇联主动作为,广大妇女群众亦踊跃参与其中,一系列饱含深情与关爱的活动在这片土地上如繁花般绚丽绽放。在这里,“爱心妈妈”的角色有着丰富多样身份,她们可以是公职干部、可以是邻里乡亲、也可以是教师……“妈妈”们满怀爱心地主动走进留守儿童与孤儿的生活,为他们点亮一盏盏希望之灯,照亮并温暖着那些幼小脆弱的心灵。

四望镇在教育改革进程中勇于创新尝试,积极促进多方协作,齐心协力干实事的精神让人振奋。然而,当逐步深入地对基层教育状况进行探究与剖析,我也清晰地看到其中诸多的艰难困境与严峻挑战。例如,城区教师往往不愿前往乡村地区支教,而乡村教师却又极力争取进入城区交流学习的机会;在城乡教师交流层面,无论是交流的数量规模,还是交流的质量水准,均难以达成对等平衡之态;尽管家校沟通一直在加强与推进,可是家庭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依旧面临着漫长而艰巨的道路;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常常会忽视孩子的学习状况与心理状态;家长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一系列问题,如同长期束缚乡镇教育发展的沉重镣铐一般,严重制约着乡镇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实践中所收获的欣喜与发现的问题并不会伴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散或淡化,它们将会被深刻地内化成为我持续前行的强劲动力源泉。此次实践经历让我对国家改革事业及基层教育领域有了全新的认知。全心全意地投身于基层服务工作,矢志不渝地为乡村发展事业注入生机与活力,未来,我将坚定不移地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行动之中。

(作者单位 公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