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校报》

薛程友:走进桃林,在乡村做“大学问”

作者:■  通讯员董思涵  黄莉媛    
2024-12-20     浏览(74)     (0)

薛程友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毕业后,回到家乡山东潍坊诸城市桃林镇合乐社区,参与股份合作制改革并撰写国情调研报告。他积极为村民利益考虑,为当地农业发展提出建议,得到村民认可和信任。薛程友通过实践,锻炼成长为一名基层干部。

2022 年 7 月,薛程友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汇丰商学院毕业后,满怀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毅然回到山东,投身潍坊市诸城市桃林镇合乐社区的基层工作,开启了为期两年的锻炼之旅。这两年间,他实现了从青涩学生到成熟“人民公仆”的华丽转身,其撰写的《“股份合作三步曲”基层落地实施专题情况报告》在“2024年到村任职选调生优秀国情调研报告评选”中荣获一等奖,为他的基层工作经历画上了圆满而精彩的句点。

“沉”得下去,摸”得上来

作为全国农业发展的“排头兵”,山东肩扛起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大省担当,潍坊更是凭借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先进经验,打造出闻名遐迩的“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范例。薛程友任职的诸城市,以深化股份合作制改革为重要举措,大力推行“股份合作三步曲”,力求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拓宽群众致富道路。

初到桃林镇合乐社区,薛程友便积极投身于政策落地情况的调研工作。他深入到各个合作社,与合作社的发起人和成员们深入交流,仔细询问合作社在运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从发展成果数据来看,“股份合作三步曲”政策彰显出强大的经济推动潜力。然而,他也敏锐地捕捉到了个别村民脸上的犹豫。茶田对靠地吃饭的村民而言,是生活安稳的象征。将茶田交给合作社管理意味着要打破原有的自给自足生产模式,对未知收益与风险的忧心未能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部分村民还对合作社能否带来实际收入提升心存疑虑,对其运行结构和模式也不够了解,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源于信息不对称。

针对以上问题,薛程友积极提出改进意见,他在合作社制度设计方面提出,应通过精确计算设置村民入社后的保底收益,对于生活困难、体弱多病且承包地符合入股条件的特殊村民,鼓励其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他深知基层干部是政策与群众之间的重要桥梁,要发挥好“粘合剂”作用,与群众算好成本账、收入账和对比账,增强群众信心。同时,要筑牢合作社风险防线,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确保资金流向清晰、流程规范,并接受村民全程监督,从而消除村民的担忧,使合作社在阳光下健康运营。

他这样总结这次调研报告写作的经验:“国情调研报告要找好切入点,落实到民生民情当中,挖掘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群众急难愁盼的点,多帮群众算一下收支账,多到田间地头去走一走,去现场看一看,不能只做案头工作,要多和当地群众请教好的经验和做法。”

初心总关故乡情

建设家乡、投身基层,是薛程友矢志不渝的初心。硕士毕业那年,当有的同学在职业选择上踌躇犹豫时,薛程友的内心无比坚定,回家乡去、到基层去、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他自幼热心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早就在他心里扎下了根。在汇丰商学院就读期间,薛程友曾担任所在专业党支部书记和学校社团负责人,组织党团活动的经历让他深切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激励他秉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信念。

2021 年,他曾参加“知行计划”山东临沂实践团,这为他提供了了解基层工作的机会,使得他在刚刚接触基层工作时能够快速适应。在改革开放“商界军校”——北大汇丰商学院,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他的思维,扎实的学术训练在他进行国情调研时发挥了关键作用,所研究的问题紧扣国家发展的脉搏,报告中每一个科学的数据背后都是经世济民的学术追求。

此外,作为深圳研究生院第一届党员骨干培训班学员,在学习、讨论和实践中,薛程友对党史国史的认识愈发深刻,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使命早已深深融入北大人的血脉之中。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在基层挂职期间,薛程友曾遇到一位情绪激动的老人前来倾诉民事纠纷烦恼。尽管此事超出镇政府职责范围,但他仍耐心倾听并积极回应,从情感上安抚老人,从法律角度提供建议,最终成功地化解了老人的情绪。通过这件事,他看到了当地群众善良明理的一面,也深刻感受到基层组织与群众之间紧密的联系。

两年的时间里,具身感受到基层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复杂精细,但是在与村民相处时的日常点滴中,薛程友收获了无数温暖与感动。在与当地干部的共事中,他也逐渐掌握了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了对各项政策落地实施情况的研判能力。他感慨基层工作如同肥沃土壤,滋养了他的理想,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如今,完成基层锻炼的薛程友即将回到原职,他表示基层经历让自己成长为一名本领过硬、心态成熟的基层干部,桃林镇的一切将成为他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激励他在未来继续践行初心,在新的岗位上奋发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