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治民在检查消防安全设施
在落叶飘飞的金秋,燕园迎来了一群脚上沾着泥土的归客,他们从乡野田间而来,从天南海北而来,从祖国基层而来。11 月 3 日至 11 月 9 日,北京大学选调生返校培训“薪火班”六期开班,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部门推荐选派的78名北大选调生相聚燕园,通过一周的集中培训顺利结业。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院士在开班动员讲话中勉励学员们常为新、守初心,以“先行者”的担当,传承薪火、引路指航。“薪火班”学员们带着鲜活的基层经验回到北大,向母校师长报告、同学弟学妹分享,又将怀着高远的理想信念,研修更贴地的基层学问、探索更普惠的基层发展。让我们一同走进“薪火班”第六期学员的奋斗故事。
走进基层:忘掉标签,牢记标准
“正如中国哲学中《周易》所揭示的,谦卦最佳,六爻皆吉。”哲学系 2018届博士毕业生、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副区长、新疆奇台县委副书记(援疆)钟治民从传统经典中汲取的智慧是:放下身段,放低姿态,以北大的高标准要求自己,但不以北大的身份为标签。从学府到基层,从学生到干部,“接地气”是必修课之一。在钟治民的基层工作生涯中,每一件小事都是他锻炼的场域、沉淀的契机。
9 月的福州,天气依然炎热。为了设计制作村里的党建文化墙,钟治民一次次前往镇里的广告店,从字体大小到段落间距再到内容要素,每一处细节都是自己把关、自己审定。工作细微如此,这是一名北大博士在基层工作中“打出口碑”的诀窍。
“谦”之义还表现在对工作业务的学习上。钟治民说:“到基层工作就要积极打破专业的边界,不以岗位与专业的百分百匹配为要求,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钟治民相信,北大学子突出的学习能力在基层工作中是一种优势。数据不依赖纸质材料,潜心记诵、了然于胸;业务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快速掌握,并结合具体实践思考总结,在点滴积累中终将练就适配基层工作的一身硬本领、真本事。对钟治民来说,“边干边学”的历练在疫情防控时期更得到了凸显。在当时形势紧张、任务繁重的情况下,钟治民临时接手了流调等一系列工作,面对庞大的防疫风险人群,如何提高流调效率,怎样合理隔离管控,都亟待思考与安排。他顶着巨大压力,迅速熟悉了具体的业务,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国际法学院2023届硕士毕业生、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村党总支副书记张莹说,在“薪火班”的“城乡治理”课上,李迪华老师强调最多的就是关注具体的人和细节,做真正的民生实事,让她深有感触。在张莹的心目中,基层是连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这是它的平凡琐碎之处,也是它的伟大之处。这一年来,为困难户申请农村低保,协助寒门学子申请助学金,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能以“一个小忙”帮助群众解决“人生大事”,让她倍感庆幸。民有所呼,必有所应,这是她将初心使命印在田间村落的珍贵记录,也是她在这一年深刻体会与践行的为民情怀。
对基层充满向往与好奇,对基层工作葆有谦逊与敬畏,以学习者的心态随时随地研读“基层大书”,以北大人的自觉时时刻刻秉持“北大标准”,以“薪火班”学员为代表的一届届北大选调生们就这样从燕园走向祖国基层。
扎根基层:担责更重,要求更高
一位北大师兄曾对张莹提到,我们总是被人“高看一眼”,只能对自己的要求再“提高一点”,这可能是每个北大选调生的真实写照。她笑称,入职以来她几乎没有新手保护期,从艰难任务起手,不断接受新的挑战。一年多来,她协助党政领导成功引进专科院校、工业机械项目、主题乐园等 12 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超过 30 亿元,对接洽谈过 50余位潜在投资商,走访过上百家当地企业……
这些成果的背后,是连续半年奋战到凌晨的艰苦,是十几次对接投资商依旧无果而终的无奈与灰心,是一份对文字材料修改二三十次的自我怀疑与焦虑,是在冰雪封路的恶劣状况下,为了争取投资项目而发生滑车的惊险等重重挑战。张莹感受到,以干部的身份真正深入基层、扎根基层,不仅仅需要对基层的向往与敬畏,更要勇担重责、敢任大事。
物理学院2019届博士毕业生、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金井片区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兼南海乡党委书记李继行告诉我们:“作为北大人,北大精神真切地支撑和指引着我在基层干事创业。”
在一场颇具挑战的征迁工作中,李继行以“钉钉子”的精神,虚心请教学习法律知识,历经近两个月锲而不舍地耐心沟通,帮助“钉子户”完成签约,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认可。在一项推动辖区景区与本地村居融合发展的实践中,他务求实打实的真成效,从旅游业的角度促进文旅集团与村居深度合作,创造了近百个就业岗位,使村年收入增加近百万。在一次抗击超强台风的应急救灾中,他主动冲在一线,迅速组织群众撤离、渔船归港,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回想起那次让人心有余悸的抢险,李继行说,“在祖国的海岛上为人民服务,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只能倾心倾力地投入、毫无保留地奉献。”
“每天都在打仗!”这是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16届硕士毕业生、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涛对一项基层工作的整体印象。北留镇下辖的 5 个村,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坐拥 5A 级景区皇城相府的皇城村是中国“十佳”小康村,然而与之相邻的四个村落的发展却受到了限制;同时,皇城相府的发展也遇到体量瓶颈。怎么破局?阳城县委做出了以皇城相府大景区建设为牵引,以全域发展文旅康养产业为主线,打造“一村带一片、一业兴一片”的共同富裕示范片区,推动五村一体发展的决定。蓝图已然绘就,落地却非易事,五个村子与一个集团如何协调共建,是一个没有现成答案的崭新命题。工作开展以来,刘涛几乎全年无休,一心一意想办法、解难题、抓落实,没有成例就创造新机制,任务量大就加倍投入付出,面对形形色色的困难与考验不退半步。就这样,历经三年的勉力耕耘,樊溪河畔共同富裕先行区初具规模,皇城相府大景区投入运营,践行实施“千万工程”的五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涛感慨地说,“在基层做事让人很有获得感,特别是看着曾经的古城山村经过深度治理,真真切切地迎来发展变化,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洋溢在脸上,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作为学生时代的“优等生”,刘涛和他的“薪火班”同学们在基层奋斗的征程中牢记初心、不忘来路,以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决心和气概,不打折扣地将“北大标准”付诸实践、坚持到底,积极干在前线、闯在前沿,不断成长为基层工作的生力军、顶梁柱。
反哺基层:母校赋能,力传薪火
在彭新建的回顾里,“薪火班”的学习为他输入了大量的知识。彭新建是基础医学院2016届博士毕业生,现担任江西省景德镇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昌江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在课堂学习的新质生产力相关知识,激发了他对在实际工作中实践营商环境优化、以商招商模式等的新思考;前往华为北京研究所开展的现场教学,还提供了系统学习如何利用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的良机。“薪火班”的这场修炼之旅让彭新建感受到了差距,更让他立志将新知识切切实实地应用于基层的经济建设工作中,擦亮景德镇“千年瓷都”之名片。
法学院2021届硕士毕业生、西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干部平措顿珠表示,“薪火班”一周的培训,聚焦“新质生产力”主题,既有老师们分享的前沿理论,也有校友们带来的实践感悟,时间不长,但收获颇丰。从未名湖畔回到祖国西部,他将重整行装再出发,和天南海北的校友们一道,立足自身岗位,以青春之我投身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2019 届博士毕业生、共青团百色市委副书记梁安忠感受到,本期“薪火班”呈现了突出的“平台意识”:专题授课与现场调研、主题研讨相结合,更有与学弟学妹们的分享交流等,搭建起了“薪火班”的大平台。“在‘薪火班’的日程安排下,学员吸收了对地方工作提纲挈领的指导,让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如周黎安教授以基层治理实践经验生动诠释了如何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薪火班’提供的平台更是打破了地域界限,让奔赴各地的校友于此相聚,相互交流学习,分享工作感悟。”在梁安忠的眼中,薪火相传,传的是到祖国基层奉献自我青春的鼓励,传的是选调过程对自我精神面貌的重新审视。
在“薪火班”结业仪式上,法学院2012届硕士毕业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方明深情地表达了对母校的眷恋与感激。“依然是那个我们梦中的校园、理想中的校园”,燕园风光最美,盎然秋意牵动学子心中千千结。在与在校学子的分享交流过程中,方明感受到,年轻一代正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去,深深触动着他们的爱国情怀。他说:“我现在远在伊犁,但祖国边疆‘明月出天山’之月,与北大歌唱的‘胸中黄河月’之月,同样映照着初心不改,理想不变。”他“将带着回炉重塑后的新精神新面貌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
“感恩母校赋能,重温初心,收拾行装再出发”,这是政府管理学院 2020 届博士毕业生、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叠石乡党委书记李闻笛的“薪火班”结业感言。自从 2020年毕业之后,这还是他第一次回到母校上课。在李闻笛看来,对选调生而言,让大家重新回到校园,给了大家回首来路、重温初心的机会,让大家再次在脑中烙印当初何以出发,在心里复刻北大人的家国情怀。
自北大而向基层,星火漫天,耕耘祖国基层干事创业;在基层而怀北大,薪火相传,赓续燕园文教经世济民。身在基层,他们未曾离开未名水的润泽,未曾忘记黄河月的照耀,他们的情怀很高、梦想很大,他们的身姿很低、脚步很实。再结燕园情,新启基层路,“薪火班”六期在《燕园情》的歌声中落幕,学员们又将带着母校新赋予的知识和理想不远万里奔赴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