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湘南学院 - 《湘南学院报》

立足四个强化,助推党建“赋能增效”计划走深走实

作者:□  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子清    
2024-12-15     (0)

这篇文章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学校党委文件精神,强化班子建设、理论武装、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以助推学院党建“赋能增效”计划走深走实的措施。其中包括加强班子建设、优化组织架构、加强组织生活、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抓实教学改革、推进实践教学和强化科学研究等方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学校党委党发〔2024〕23号文件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聚焦学校党委提出的“五好五高”行动方略,立足“强化班子建设、强化理论武装、强化教学改革、强化科学研究”四个“强化”,助推学院党建“赋能增效”计划走深走实。

(一)强化班子建设,赋能基层组织功能进一步增强

一是加强班子建设,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按照“五讲四有一守”的建设要求,提升班子把握大局能力、系统谋划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狠抓落实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打造“讲政治有情怀”“讲学习有水平”“讲实干有担当”“讲团结有温度”“讲规矩守纪律”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二是优化组织架构,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根据学院发展实际和党员人数变化,适时优化党组织结构,确保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强党支部建设,提高党支部的工作水平。制定和完善党组织工作制度,包括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制度,确保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和长效化。同时,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三是加强组织生活,丰富主题党日活动。定期开展党组织会议,组织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等组织生活,加强党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组织纪律性。同时,认真开展党支部“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做到月月有计划、次次有主题。

(二)强化理论武装,赋能教职工政治素养进一步提升

一是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教职工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的理解和运用,把理论学习教育同固本培元、解放思想、提升本领结合起来,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

二是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紧密结合党纪学习教育,严格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安排与部署,制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深入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三)强化教学改革,赋能思政育人实效进一步提高

一是抓实迎评工作。紧扣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要求,按照“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原则,认真做好教学审核评估各项准备工作。对标对表《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版)》的要求,强化建章立制,建立健全相关教学改革制度与文件,为推进教学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强化课堂教学。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注重课堂理论教学,有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进工作,持续推进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认真查摆思政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对策,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整合湘南本土红色资源和校史资源优势,编撰以《郴州红色故事》《郴州红色人物》《郴州红色遗址》为题材的郴州三红课外读本,以《红烛耀星空——红烛精神经典案例思政育人辅导书》《红医治世道——红医精神经典案例思政育人辅导书》《红艺塑精魂——红艺精神经典案例思政育人辅导书》《红匠铸重器——红匠精神经典案例思政育人辅导书》为内容的“四红精神”育人辅导丛书,不断丰富教辅教材内容。

三是推进实践教学。进一步加强“半条被子故事”专题陈列馆的建设管理,发挥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功能,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整合好校内各种思政教学资源,建好虚拟仿真室和教学资源数据库;用好用足郴州本土红色资源,打造一批以“711”功勋铀矿为代表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加强与苏仙区教育局合作试点,联合郴州职业技术学院、郴州思科职业学院等高校,成立“湘南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联盟”,形成思政课程育人合力。

(四)强化科学研究,赋能学院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一是聚焦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科研队伍素质。依托省级应用特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湘南学院基地、红色文化研究院等基地平台,整合学院师资力量,重点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方向,精心打造3个科研团队,着力提升科研能力。

二是聚焦“揭榜挂帅”,进一步做好国家项目申报立项与高端论文成果的产出。聚焦高级别项目申报,确保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15项以上,力争立项数保持2项。聚焦高水平学术文章,力争省级学术理论期刊发表论文20篇以上。

三是聚焦学术交流,进一步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加强与学术理论期刊、学报的联系,以及省内外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联系,推动教学、科研等资源的共建共享。打造“求是”学术报告会和经典著作读书报告会,开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高端论坛,举办“求真”学术沙龙,分享交流学术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