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武汉铁路职院》

甘做教书育人的“螺丝钉”
———访“全路青年岗位能手”杨明明

2024-12-27     浏览(18)     (0)

杨明明是一名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副院长,他耐心讲解受电弓升弓后2万5千伏电压的传递方式,并带领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成为技术尖兵。他希望自己能做一名真正为学生着想的老师。 摘要已给出,如需更多信息请查看原文。


“杨老师,受电弓升弓后2万5千伏电压是怎么传递的,能帮我们讲解一下吗?”在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世赛基地,铁道机车车辆学院副院长杨明明正被学生们围作一团。面对学生的一个个提问,他正耐心地讲解着。

“我父亲也是一名老师,也许是受他的熏陶,从小当老师的这颗种子就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了。”2014年兰州交大硕士毕业时,在面对择业的十字路口,杨明明毫不犹豫选择成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我喜欢和学生们打交道,我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能给学生们上课,把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他们。看着他们慢慢具备更好的走好人生道路的品格和能力,这比我自己取得任何荣誉都有成就感。”在采访过程中,杨明明透露着心底最真实的声音。

一晃眼已经从业十年有余了,杨明明在铁路专业上的路,越走越宽,培养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他以自己为“火车头”,以学生为动车组,引领学生锐意进取、奋发图强。他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指导学生获得各类国家级职业大赛荣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和铁路技术能手。他的学生,不仅展现了严谨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更有立足岗位扎实奉献的精神和对铁路事业无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杨明明最看中的,是学生的安全意识,他不断重复着“铁路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将铁路安全教育融入到每一节课堂和每一次培训,用大量现实的案例敲响学生们心中的安全警绳,让学生们意识到铁路工作“安全”是重中之重。

杨明明觉得自己是一名严师,尤其是在指导学生技能竞赛时正言厉色、规行矩止,要求非常严格。但学生们都觉得杨老师虽然教学严厉,但性格直爽、热情开朗。“杨老师就是个‘阳光大男孩’,尤其是他的笑声,很有感染力,总是让人情不自禁跟着捧腹大笑。”机车2111班的班长赵俊豪对杨老师的笑声印象颇深。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杨明明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生,杨老师就带着他们多动手,鼓励他们参加技能比赛;对于理论较好的同学,杨老师则让他们在成绩上保持领跑,并参选班干部社团干部培养自己的能力,同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利用自己的价值做时代有为青年,对于那些所谓的“后进生”,杨老师则秉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态度,不断勉励他们要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挖掘自己的潜能,并积极带领他们参加运动会、艺术节、劳动竞赛等活动,让他们学会如何创造充实美好的校园生活。

课余时间,杨老师最喜欢读《三国演义》。自己也常常和学生讲“三国那些事”,他对三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一讲起来就滔滔不绝。提起自己的偶像刘备,杨老师就满腔热忱、眼神冒光,“我就喜欢刘备在创业初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精神,无论环境多么的艰难,敌人多么的强大,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自己、没有放弃复兴汉室拯救苍生的梦想。”他慷慨激昂地讲道。

自入校以来,杨老师就被评为首届校级名师,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党员”“师德先进个人”,先后在2019年指导学生参加中国技能大赛车辆控制赛项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2020年指导学生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技能大赛轨道车辆技术赛项获铜牌。“教书育人,是我坚守的初心,也是我从未改变的梦想。无论获得怎样的荣誉,都没有把自己的学生教得勤勉务实、阳光上进来得有意义,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杨明明说,他希望自己能做一名像父亲那样真正为学生着想的老师,也希望他的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尊重自己工作、热爱自己岗位的技术尖兵。

采访的最后,杨老师送给铁院学子一句话:“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学生,天赋可能没有那么强,但只要勤奋肯干,久久为功,方能行稳致远。”(大学生记者团黎智梵朱丽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