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是临床常见疾病,大部分因胃肠道、皮肤丢失、摄入不足,钾向细胞内转移,肾性低钾引起。今天分享的一例病例,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引起的低钾血症。
刘某,女,15岁,因“全身乏力15天”,既往贫血病史,就诊于我院血液内科门诊,门诊查电解质示:钾2.23mmol/L(3.5-5.3mmol/L),镁0.66mmol/L(0.75-1.02mmol/L),因“低钾血症”收入内分泌科病房。入院后详细追问病史,无胃肠道、皮肤丢失、摄入不足,钾向细胞内转移,肾性低钾等明确病因,完善相关检查:甲状腺功能、血清皮质醇激素、ACTH、高血压三项未见明显异常。24小时尿电解质:尿钾排泄正常,尿钙、尿镁、尿磷排泄降低。血气分析:PH7.490。
患者入院后给予足量补钾,反复复查电解质,血钾波动在2.23-3.33mmol/L,血钾难以补充到正常水平。综合患者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各项检查及治疗经过,我科高度怀疑是Gitelman综合征。后患者到上级医院行“遗传病系统基因检测”,结果显示:Gitelman综合征。
Gitelman综合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常见于婴幼儿及青少年,由编码肾远区小管上皮细胞上噻嗪类敏感性Na+-Cl-协同转运体基因突变所致,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小管病。特点是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伴低镁血症和尿钙排出量减少。多数在6岁以后出现,有时伴有一过性肌无力和手足搐搦或腹痛、面部麻木、呕吐与发热等,多数生长发育正常,严重型患者发育延迟。
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持续性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发育迟缓,诊断金标准为基因检测。治疗:无特殊根治方法。主要是在补钾基础上应用螺内酯等保钾利尿剂,持续补镁,生长激素促进生长。
(内分泌科病区 沈丹丹 厉东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