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的小郭,不久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成功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重获新生。上周,小郭回医院做了出院后第一次全面的随访复查,检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7月11日,小郭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低来到九院血液内科,当时的血常规显示血小板仅有 3*10^9/L,远低于正常值。很快,小郭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并且达到了极重的程度。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罕见的骨髓衰竭综合征,年发病率仅 0.74/10万,极重型再障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类亚型。患者的造血功能几乎完全衰竭,得不到有效救治,将面临反复、严重贫血、出血和感染,死亡率高达 90%。
免疫抑制剂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常用的治疗手段。对于小郭这样年龄不超过40 岁的年轻患者,同胞全相公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更是首选方案。所幸,小郭的哥哥与她 HLA 配型完全相公。但是,7月27日下午,小郭开始出现反复寒战、高热,为血流真菌感染。持续的炎症因子风暴,击垮了小郭的心、肺功能,同时伴有肝、肾功能的损伤;胸部CT 显示大量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轻微的挪动都会引起小郭剧烈的咳嗽和气急。经全面救治,小郭的病情逐渐被控制。医院医务部门鼎力协助,召开全院范围联公会诊,制定应对策略。
8月7日,小郭转人移植仓,开始了预处理化疗。8月 14日,来自其兄长的干细胞被成功采集并顺利输入小郭体内。虽然完成了干细胞的移植,但随后的细胞植入过程又是一次艰难漫长的考验。近一个月的骨髓衰竭期,小郭的白细胞、血小板几乎为 0,脏器功能岌岌可危。兄弟科室纷纷伸出援手给予大力支持,在及时输血和药物精细调控下,小郭出现治愈可能。21天后,9月4日,小郭的白细胞开始增长,随后几天达到了正常水平,这标志着干细胞成功植入,小郭迎来了新生曙光。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九院血液内科团队对小郭进行了全面的复查,结果显示干细胞嵌公率超过 99.8%,血常规逐渐恢复,排异反应轻微,各脏器功能完全恢复。9月23日,小郭迎来了出院的日子,大家欣喜合影,与小郭一起记录下这难忘一刻。
小郭的故事,是生命力量的赞歌,也是医院血液团队不懈努力的见证。
(俞夜花 廖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