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所以付出, 因为付出所以更爱”。第一次听见这句话,是在 2019 年的大学生通讯社换届大会上,张海瑜学姐将手中的社旗和社团印章交到了赵伟学姐手中,台下的我终于还是没忍住抹了眼泪。 因为在大一时, 正是在张海瑜学姐和曹洁学姐的引荐下,我才能有幸加入大学生通讯社,从此便与校报结缘, 成为一名光荣的校园小记者。校报承载了我大学期间太多的美好回忆。
校报见证了我的成长。 大一刚成为校媒人的我:腼腆、内向、自卑,非常不擅长与人交流。 在社团学长学姐的鼓励下,我参加了校报编辑部开展的“我‘与两个一百年’”征文活动,并惊喜地荣获二等奖,这也是我在大学时代的第一份荣誉。 受到鼓励的我开始慢慢对文字提起了兴趣,渐渐参与到校报的征稿活动中,第一次写新闻,第一次写评论,第一次写通讯……我慢慢体会到了那句“因为爱所以付出”。 在与校报同行三年的时光里,我从懵通无知的小男孩,成长为赵伟学姐口中的“安心超人”,也真正体会到了“因为付出所以更爱”。
校报带给了我家的温馨。我与校报的缘份并没有随着我离开社团而结束,我早已将校报编辑部当成了我在理工的家。 每当我在学业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我最先想到的都是去找我们校报编辑部的芦晓伟老师和鲁小茜老师,以及后来结识的赵佳老师和苏丽敏老师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用张海瑜学姐的话说,几位老师于我们而言是“亦师亦友亦姐亦母”的亲人关系。我忘不了芦老师在夏日炎炎为我们送来葡萄鼓励我们备考;忘不了临近考试时,芦老师与我们吃饭聊天帮助缓解压力,忘不了鲁老师指导我第一次写通讯的宝贵经历,忘不了我在考试失利后老师们的暖心安慰和热情帮助……
校报承载了我的青春记忆。 几个月前,学校武装部的程光亮老师打来电话,与我讨论关于军训快报的印刷问题,又让我想起在社团做校报的那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在我青春的相册里, 我看到了我们一群人围在办公室一字一句校对报纸的画面,看到了我们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发放校报的画面,看到了在学校 110 周年校庆时我们热情采访校友的画面,看到了我在记者节上第一次上台表演节目的画面,看到了几年来自己慢慢成熟的画面……
我很幸运,我的青春有校报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