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 心内四科)日前,唐山市工人医院胸痛中心团队中的急诊科、心内四科、导管室医护团队和死神展开赛跑,在急诊抢救室连续电除颤17次稳定心律后,迅速将患者转移到导管室,又经过惊心动魄的3次电除颤后,在总计20次电除颤的支持下开通犯罪血管,终于将这位年仅34岁的心梗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事情追溯到2024年8月29日夜间……。18点多,34岁的男性患者小刘突感心前区压榨性疼痛、胸闷、恶心、气短、大汗淋漓。救护车到达现场后,120医师现场进行心电图检查,21:08首份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21:36,患者到达工人医院急诊科。我院胸痛中心接诊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所有的抢救措施紧张却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急诊科分诊护士立即通过胸痛中心微信群传输病人信息、心电图,实施紧急处理;接诊医护人员迅速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液路、急查心电图等紧急处理,再查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此刻的抢救,是一场与死神抢时间的赛跑。假如持续缺血的心肌得不到再灌注,闭塞的血管得不到再疏通,那患者最后的结果将不堪设想。
值班医师当机立断,与患者进行了迅速沟通,将病情的危急和下一步治疗方案告知,很快取得了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准备将患者以最快的速度护送入导管室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与此同时,心内科和导管室已经接到通知迅速做好行急诊造影手术的准备。
然而此刻,在等待急诊造影手术的过程中,病人还来不及离开急诊科抢救室就突发心室颤动,意识丧失、面色青紫、口吐白沫……室颤是非常严重的一种室性的心律失常,可以说患者发生室颤,等于一只脚已经踏入了鬼门关,濒临死亡边缘。
“立刻除颤!”没有丝毫地犹豫!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浪费,急诊科护士首先给予心肺复苏,接下来的电击除颤很快让病人恢复了窦性节律。但紧接着,更可怕的情况发生了——电风暴来袭——短短0.5小时,患者反反复复发生室颤共达16次。每次发作均伴随意识丧失,全身抽搐。
立即行“冠脉介入治疗”开通闭塞血管,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最优方案,但患者反复室颤、血流动力学几近崩溃,根本不给医生任何手术时机。从急诊抢救室到急诊介入导管室,路程上仅仅100米左右,时间上1分钟左右,但是患者室颤发作如此频繁,极有可能在前往介入导管室的路上,再次发生室颤!而每一次的室颤的发生,都可能是永久的心脏骤停、生命的停止。这就是与时间的赛跑,这就是与死神的战斗……患者几乎没有稳定的状态,没办法,既然没有稳定状态,那就在相对稳定的非室颤间期转运!急诊科医护人员和手术医生趁患者短暂的相对平稳期,火速向导管室转运病人,就在推送患者出急诊抢救室的大门一刻,患者再次室颤了……第17次没有选择,再次除颤,万幸,除颤再次成功!
多次电击除颤、高质量的心肺复苏,让患者一次又一次被医生们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患者室颤终于转律成功,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意识也恢复清醒。此刻,心内四科值班医生也赶到了急诊科参与抢救,并陪同急诊医务人员亲自推车一路狂奔把患者转运到导管室。
终于到了导管室,就在将患者抬到手术床上的过程中,第18次室颤发生了,“除颤、除颤、除颤,退后”,200焦耳能量的除颤后,患者再次恢复意识。术区消毒、铺无菌巾单,刚要穿刺,第19次室颤出现……再次除颤成功,马不停蹄完成穿刺,成功的建立了手术通道,距离开通闭塞血管仅仅一步之遥了。送造影导管到达主动脉根部,就可以完成造影了……第20次室颤又骤然来临。
“除颤、除颤”,34岁的患者虽然经历了这么多次的室颤,但是求生的信心非常强大,苏醒后他第一句就说:“大夫,我能挺住,我爱我老婆,我的小儿子都三个月大了,我要陪他长大”。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不动容。
“放心,我们能把你救回来!”患者莫大的信任是医务人员成功不竭的动力!
22:20,嘴上说着,手不能停,穆怀彬带领值班医生和导管室医护人员沉着应战,在患者循环极不稳定的状态下,依然成功完成桡动脉穿刺,3分钟完成冠脉造影:患者右冠脉非常粗大,血管直径达到4.0mm(一般人右冠脉血管直径3mm左右),冠脉造影检查发现患者右冠脉近段100%闭塞。
22:35,毫无迟疑,立即交换右冠脉指引导管,并迅速送入指引导丝通过闭塞病变,送入扩张球囊到达闭塞部位进行球囊扩张,推注造影剂透视,患者血管畅通了!血流恢复了!生命热血滚滚向前,病人的生命线打通了!这个时候,大家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来。而血流恢复后,患者生命体征也随之平稳了,再没有发生室颤。接下来就是进行血栓抽吸后,经指引导丝植入一枚支架后放置一枚球囊扩张,手术成功患者安返病房。
此时,是23点18分!至此,意味着接近1小时的紧张手术过程中,心内四科介入团队配合默契,沉着应对突发情况,成功抢救回了患者生命!
由于处置及时,术后,患者各项体征平稳,经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小刘便出院回家休养。出院那天,小刘一家人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说:“我平时身体还很好的,那天的胸痛很突然,之前也没什么症状。在转运路上,有一位医护人员在我耳边一直不断鼓励我,你特别棒,别睡觉,继续配合医生,加油!真的非常感谢医务人员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事后,谈起这个难忘的抢救病例,穆怀彬主任深情的说:“真的很感动生命的顽强。患者的小儿子是二胎,能成功救治他,体现了咱们工人医院的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救死扶伤理念,和整个医院强大的技术实力与责任心。正是患者与家属的信任和期盼,咱们才能还给妻子一个鲜活的老公、还孩子们一个不可代替的爸爸、让家里的那根顶梁柱再次遮风挡雨、让一个渺小的家庭再次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