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李克强,佛山大学党委书记骆少明莅临我校指导工作。学校董事长叶念乔,校长张湘伟,常务副校长柴维斯,副校长刘香萍、谭锦兴、唐建宁热情接待并于综合楼会议室进行座谈。
李克强院士长期致力于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动态设计与控制的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已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80余项,发表SCI/EI论文200余篇。作为专家组组长编写了国家相关部委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等。
智能汽车是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目前我国汽车行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在此背景下,我校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来校讲学。12月3日下午,李克强院士的“智能汽车发展概要及展望”专题讲座在我校礼堂开讲。讲座由校长张湘伟教授主持。
李克强院士从世界百年汽车演变史切入,强调汽车是国家工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一方面,从2009年开始我国汽车制造产业已成为全球龙头;另一方面,新时代高科技发展已将汽车行业带入产业变革。我国智能汽车行业不仅是传统的汽车制造业,更涉及电子信息、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等领域,汽车与载体领域相结合所形成的一个产业形态,亟待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
他认为,智能汽车改变了我们的交通出行方式,也是新一代AI技术的典型应用。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自动驾驶发展的新阶段,自动驾驶则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经典与终极问题,这不仅涉及国家的数据安全和通信安全,甚至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发展与竞争的态势,而在国家政策及项目支持推动下的云控系统车路云一体化的中国方案,将车、路、云融为一体,通过对弱势交通参与者的联合深度感知、驾驶场景感知真值的精度构建、分层解耦的Bev+Transformer感知训练方法等关键技术的攻克,为我国智能汽车系统的产业生态链解决了许多所面临的难题。
他指出,智能汽车行业就目前来看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在强劲的发展势头下,也面临着汽车智能、识别精度、万物互联、网络安全等诸多风险与挑战,需要各学科门类及相关产业之间的协调与发展,特别是智能芯片、大数据与通信、人工智能与深度神经网络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助推。同时强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勇敢的探索精神和厚重的家国情怀,主动参与到这场工业与科技革命中去,通过努力学习与实践,不断充实提升自我,成为推动变革的一份子。
李克强院士的讲座深入浅出,为我校如何深入进行学科布局与战略转型提供了指向性思路。学校将继续充分发挥工科优势,从学科转型、设备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布局和规划,加强产教融合发展模式,为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在总结讲话中,校长张湘伟对李克强院士的精彩讲座表示高度认同与感谢。他提出智能汽车不是一个单一的产品,它包含现代科技所有先进技术,并对老师和同学们提出希望:老师首先要去学习;学生也要有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去学习;每个人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