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南大学 - 《河南大学报》

聚焦“双一流”学科建设

作者:学生记者  谢一明  丁一凡    
2024-11-30     浏览(68)     (0)

文章介绍了河南大学在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推动“双一流”建设方面采取的举措,包括外专引智平台建设和数学与统计学院举办学术研讨会等。文章强调了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在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背景下,加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性。

2024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为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推动我校“双一流”建设,近期我校采取了一系列聚焦“双一流”学科建设的举措。

生命科学学科与外专引智平台建设

我校生物学学科早在2017年就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加速我校“双一流”建设。在学科与平台建设方面,生命科学学院也以实际行动推动科研平台建设,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个。11月20日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外国专家服务司二级巡视员、一处处长李娟娟一行来校调研外专引智平台建设工作情况。河南大学副校长张礼刚表示,基地立足国家粮食安全,深入服务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需求,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调研过程中,我校相关负责人简要介绍了相关基地的基本情况,各专家对其给予点评,与我校代表深入探讨面临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同时,李娟娟对我校作物逆境生物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会后,李娟娟一行在张礼刚陪同下对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她指出,学校要继续深化国际合作,拓宽引智渠道,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努力将基地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高地和人才培育摇篮。此次调研不仅是我校就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与领导专家讨论问题的契机,为我校提供了一次展示学校在该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取得成果的机会,更是对我校高质量建设外专引智平台的一次有力推动。我校将牢记各专家在本次调研中提出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持续拓宽外专引智渠道,为推动我校“双一流”“双航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切问题都是数学问题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或许无法直接促成某种新技术的产生,但却是推动社会科技进步的基石。百余年来,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始终跟随“求真悟理,推数致用”的指引,坚持构筑一流学科平台,打造一流师资队伍,产出原创标志性成果,为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做出积极贡献。11月16日,数学与统计学院举办“科学与工程计算”学术研讨会暨“北太天元校企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并作高水平学术报告,不仅拓宽了参会师生的学术视野,也加强了计算数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同时,对于“北太天元校企研发中心”的成立,北京大学李若教授指出,“北太天元”致力于解决科学计算领域的核心技术难题,实现了科学计算软件的自主可控,有力推动了科研和产业发展。2024年全国两会指出,要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未来北太天元校企研发中心将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更广阔的平台,进一步推动学校相关团队建设,促进基础科学软件领域的数学人才培养,助力我校全面开启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征程。

数字世界的建筑师

当下的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我国这艘巨轮也乘着现代科技的浪潮不断进发。在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背景下,11月15日至17日,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和河南省大数据分析与处理重点实验室召开“2024大数据智能处理前沿论坛”,各位专家提出前瞻观点,分析技术趋势,分享应用成果,为参会者提供宝贵的思维启发和经验参考。论坛上,张礼刚特别强调我校加强“双一流”建设,牢固树立“超越、突破、引领”的创新理念,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体系,全面提升学校科学研究水平。自成立以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坚持通过学术会议等形式为师生搭建学术交流的优质平台,提升学生学术能力与科研水平,鼓舞一代又一代计算机学子投身科研报国之中,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此次大数据智能处理前沿论坛的举办,不仅对我校计算机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推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发展的重要契机。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向未来。我校将不断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国际科技合作水平,以科技发展为航向,保持奋力争先、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奋发有为,以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为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