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报》

共筑安全未来: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护航国家高水平安全

作者:公共管理学院  王义保    
2024-11-15     浏览(139)     (0)

文章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高水平安全。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根植于历史脉络、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通过新质生产力赋能、制度完善等手段,不断提升应急管理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同时,文章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守正创新和数字赋能等重要理念在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这是指导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应急管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高水平安全,无论是单一灾害风险,抑或是多重因素复合叠加产生的灾害链风险,应急管理体系的高效运作都能够最大限度地缓解和遏制灾害事故对国家安全构成的冲击。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和国家高水平安全的互动过程,根植于深厚的历史脉络、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迫切的现实需求。

从历史脉络看,我国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且不断深化的过程,每个阶段都始终以提升国家安全和增进人民福祉为核心价值导向。

新中国成立至2003年以前,以单一灾种的被动应对为主,由于缺乏系统性、常态化的灾害管理制度性安排,灾害管理效率和效果受到较大限制,这一阶段被称为灾害管理时期;2003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提出“要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意味着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进入起步时期;新时代以来,应急管理部的成立实现了应急管理领域系统性、综合性、整体性提升,应急管理事业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二十大提出“公共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成为了应急管理事业转型发展的里程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战略目标,标志着我国应急管理事业正式迈入高质量发展时期,旨在通过新质生产力赋能、制度完善等手段,不断提升应急管理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从理论逻辑看,安全和发展犹如国家与人类社会的一体两翼,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方面,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马斯洛把安全需求置于生理需求之外的第二大需求,凸显了其在国家和人类社会需求中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深刻阐释了安全对于发展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赋能高水平安全。应急管理作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进程不仅直接映射出国家整体安全能力的提升,还通过数字赋能、应急文化科普、救援协同以及设施装备现代化等手段,为安全领域提供支撑与反哺;统筹安全和发展,才能实现高质量和高水平良性互动。既要有秉持“以安全促发展”的红线思维,又要有“为发展求安全”的新发展理念,从而推动国家高水平安全与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同步跃升。

从现实需求看,推动实现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复合灾害风险挑战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国家高水平安全的内在要求。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历史时期,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理应被置于国家战略的突出位置。一方面,一系列突发事件,如城市高密度建筑火灾、特大暴雨内涝、台风频繁肆虐、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等持续影响,对国家和人民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在应急监测预警、指挥决策、救援处置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成为了应急管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外部“压力”和内部“推力”的影响下,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关键作用愈发凸显,成为稳定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支点。

推动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这一过程要求我们在回溯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化理论探索与创新,把握现实需求和挑战,以“更高责任”守护“中心方向”,“更高标准”坚定“守正创新”,“更高效率”聚焦“重心突破”,为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福祉提供坚实的保障。

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引领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的中心方向。一是一切为了人民。在灾害应对的各个阶段,建立高效、灵敏的灾害预警系统,通过高效、精准的救援行动,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害;二是充分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力量,通过有效动员和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志愿者及社会组织等参与灾害救援行动,形成“人民城墙”的强大合力,提升应急管理的整体效能;三是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了实现从“人人讲安全”到“个个会应急”的转变,需要构建系统化的应急文化体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社会资源普及应急知识和技能,同时构建应急文化科普的长效机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完善法律法规等方式,为应急文化科普提供支撑。

以“守正创新”塑造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一是以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体系建设为目标,立足灾情特征,构建智慧应急平台,实现灾害风险预警、应急指挥与决策、资源优化配置等环节的智能化、精准化。二是将基层安全监管作为关键着力点。通过构建智慧消防监管系统、创新监管模式、优化监管队伍,推动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提升基层消防监管的有效性、覆盖面,以高水平消防安全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深化应急管理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拓展应急管理领域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为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塑造新优势新动能。建立跨部门应急联动与协商机制,明确各方职责,实现跨部门、跨区域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夯实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的重心。

一是要培育面向智慧应急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当前,前沿数字化技术与传统应急监测预警、处置救援的深度融合,为新质应急能力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为了适应并高效提升新质应急能力,亟需培养出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应用能力突出的专业创新型复合人才;二是为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化技术在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等领域开展应急决策、指挥调度、风险评估、响应救援、资源调配等方面的融合应用,推动高效救援装备、智能应急机器人、无人机等先进装备的应急产业化,实现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的数智化转型。

(公共管理学院 王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