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报》

邂 逅 小 城 温 暖

作者:22  级  生物工程专业  尚佳蕊    
2024-10-31     浏览(55)     (0)

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聊城的秋天的感受,包括秋叶、古楼和城市景象。作者喜欢这里的美景,把它当作自己的第二个故乡,决定在这里小憩一下。

秋天是带着余热和温馨的,我一提起秋,就不知怎么会联想到油画,带点橘黄色的,看起来陈旧的画。

我突然想写写聊城的秋,和别的地方一样,聊城到了秋天,颤颤巍巍的红叶悄悄开始展露头角,与晨曦和露水相遇,秋风徐徐吹来,白昼的时间也渐渐变短,不同的是,我在这座小城嗅到了热情的气息。虽然这样的画面是与我脑海里的泛黄的油画不相符的,但是正是这样红火的、真实的秋景才是我思绪的唤醒者。

却道天凉好个秋!聊城的秋色我之前目睹过,是金灿的秋色。那次我走过学校里两边种满枫树的林荫路,树枝上的红叶像被画笔染了色,渐变的红黄,它们摇身一变,成了只在秋天才施展魅力的艺术家,在秋日的阳光下,每一张叶子散发出金黄的光芒,镶嵌在秋天里,渲染了金色的年华,绵绵的风轻轻走过,一个个红叶垂吊在枝干上,蹁跹起舞,像小精灵似的,在斑驳的秋天摇曳生姿,让人眼花缭乱,沉醉其中。我捡起一篇落叶,夹进书里,想把这里的秋天悄悄藏起来,后来,我把它做成书签,这下它真的成了独属于我的秋天。

“危楼千尺瞰沧溟,泰岱东来做翠屏。”光岳楼是聊城一座很古老的建筑,我专门去那附近转过,正是秋天,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欢迎我提前准备好的,这座年迈的古楼好像与秋天的夕阳商量过的,正好让我拍下金叶伴古楼的佳景。古代的工匠在沉默的历史中,把理性、智慧与美好默默留在这座古楼里,是至今看来依然让人感慨的手艺。登上光岳楼,可以俯瞰到整个聊城的风光,秋日的风景,辽阔而深远,熙熙攘攘的人群,洋溢着幸福安乐,几百年前的乾隆皇帝登楼望远时又是怎样的心境呢?

我想写聊城的秋,就不能只写红叶,鼓楼,最让人回味的是聊城的大街,与季节无关,即使不是秋天,聊城的大街小巷仍然是繁华热闹或静和闲暇的景象。携三两好友,漫步古城南街,看光影阑珊,品鉴呱嗒的美妙,感受了铁塔夜市的喧嚣,也留恋西关河畔的垂柳静寥。就像房琪笔下的:这是一座落在水上的四方城,东昌湖有缠缠绵绵的柔,光岳楼有彩霞明灭的秀,这是聊城,不是江南。天高云淡,车水马龙,人间烟火,是留在秋天里的诗意,也是留在我心里的浪漫。

聊城是除家乡外,我生活最久的地方,幸好是这个城市,又恰好人间深秋,我与聊城的秋天相遇,这里金光蔓延,风情万般,旅途漫漫,我便在这里小憩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