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报》

0 0 后 关 于 文 学 的 浪 漫 与 遐 想

作者:组织宣传部  张梦霞本报记者  马圣琳  周以轩  司淑婷    
2024-10-31     浏览(47)     (0)

这篇文章介绍了“野生文学”的兴起以及学生们的文学创作热情。学生们认为文学承载着人类朴素的愿望,能够叩问时代人生,凝聚个人思考。他们尊重能够抒发情绪的文字,但也担心互联网“野生文学”让文字内涵趋于扁平化。他们认为文学是生命与情感的表达式,需要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探究主题背后的意义和价值。他们建议通过阅读、写作练习和打破舒适圈来提高写作水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陷入了“野生文学”的狂欢,从“emo文学”“凡尔赛文学”到“废话文学”等等,派别众多,令人目眩,这些“野生文学”或是用于玩梗的文字游戏,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和新的社交需求。

此 “ 文 学 ” 是 否 是 彼 “ 文学”?这群00后,有自己的思考。

今年10月,在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上,我校中文系学子共29名学生获奖,其中二等奖8项,三等奖21项。

在他们的眼里,文学承载着人类当下最朴素的愿望。

文学是对时代人生的叩问文学凝聚着怎样的个人思考?23级中文专业的夏雅文同学认为,好的文学作品,因为打通人生体验和时代命题,所以往往具有强大的思想、情感力量。

写世界,她写到,“在大自然中,你熟知的每一寸土地、你摩挲过的无数树叶,那些滴满汗水的片段,你所收藏和铭记的,是胸前的一 抹 闪 亮 , 更 是 心 中 最 初 的 信仰。”

写时间,她写到,“生命所赋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用眼睛看到的可触碰的一切,生命更像是缓缓流失的沙漏,每一粒微小的沙子都是人生雕磨的内容,看似微不足道的力量,但却有人耗尽了毕生。”“这是我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以及对时间的感悟,主要就是想鼓励人们在生命旅途中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永不放弃的信念,” 她表示。

顺着文学的藤蔓,我们虔诚对着生命,拨开重重迷雾,沿着生命道路,找寻自己的初心。文学是生命与情感的表达式关于“野生文学”,也许,我们应当尊重这些能够让人抒发情绪的文字。

但是,当富有情感、优美的文字,被趣味直白、不加思考的文字所 取 代 , 这 种 互 联 网 “ 野 生 文学”,却也让文字内涵趋于扁平化,深度大打折扣。

在22级中文专业专科班魏家臣同学的眼里,文学是生命与情感的表达式,每一次的文学创作,仿佛它们生来就是如此的撼动人心。

“文学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要敢于尝 试 新 的 表 达 方式,贴近生活,挖掘有价值的素材,让作品更具社会价值”。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的诞生,不仅只是精彩内容的呈现,更离不开创作者对于文学的热情和专注,只有这样的双向奔赴,才能让文学真正地成为文学,总有一个瞬间,你会被文学的力量击中,它既是思想的艺术,亦是灵魂的碰撞,更是情感的寄托。

“在创作的过程中,碰上瓶颈是很常见的问题,经常会陷入一种思维定势,一定程度上影响创作状态。”

当文字遇见情感时,就像两种不同的元素相遇,产生了令人惊叹的化学反应。

“有一次在文学创作时灵感枯竭,有天晚上突然梦到了一个相似的场景,情节发展有了全新的方向。第二天赶紧照这个感觉对情节做了修改。这个创作的奇妙之处就在于,灵感突发的瞬间会在不经意间降临。”魏家臣表示。文学创作像是一种拼图游戏 文学创作像是一种拼图游戏,把事实和情感揉碎了嵌入拼图之中。

“文学创作需要独特的视角,因为一个好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表面上对主题的阐述,更要深入探究主题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写作时,也会经常遇到惊喜。“比如确定主题之后,一开始觉得很抽象,不知道该怎么把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东西融合在一起,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玩一个有趣的拼图游戏,需要不断调整,直到找到那个最完美的契合点,”夏文雅同学说到。

如何提高自己以后的写作水平,保持作品常创常新呢?魏家臣认为,“阅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要广泛阅读各类型的优秀作品,多去学习他人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坚持写作练习,打破舒适圈,激发自己的创作潜能。”

在这个信息时代里,当我们在远离现实尘嚣的虚拟社会中重塑自我言说的权力时,希望彼此更能够从“网络性”回归到“文学性”,不至于因为遗忘情感的考量而麻木迷茫,在不断的阅读和感受中唤醒对情感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