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盐城师范学院 - 盐城师范学院报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作者:曹淼雯    
2024-04-30     浏览(23)     (0)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才是生活。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就是些平凡事,而平凡亦成了主流的人生记叙。平凡的生活才是我们追求的真实生活。人生路遥,平凡如你,不平凡亦如你。

春节期间,因为感冒,外出减少了不少,有了静下心来看书的时间,翻开这本高中时代阅读过的书,不禁感慨,时光荏苒,心境不同后,对于这本书也有了不同的收获与感悟。

《平凡的世界》以中国 20 世纪 70年代中期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该书是生活真实的写照,也是我们人生的参考书。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连一个伟人的一生都是充满了那么大的艰辛,一个平凡的人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个世界是平凡的世界,但它给了每个人不甘平凡的机会。感动中国人物,从来就不是伟人,它颁给的,有人民教师、有保安、有科研工作者、有运动员、有作词人、更有例如吴锦泉这种底层劳动人民,世界的大舞台,从来不是大人物的一枝独秀,而是各类不甘平凡的人的各放异彩,是百花齐放的,是绚丽多彩的。世界虽平凡,但人不平凡,每一个为自己生活的世界而奋斗、而努力的人,都是不平凡的人,在他人眼中,都是伟人般的形象。

命运总是显得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能使人成熟起来。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鲁迅投笔从戎,弃医从文,无数共产党人投身革命事业,便是在中国水深火热的时代中作出的选择。倘若鲁迅并未弃医从文,我们会知道近代有一位叫鲁迅的人吗?倘若中国共产党人并未投身革命事业,近代的中国人民又将处于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白芳礼老人,一位高中时代经常出现于考生文章里的老人,他蹬三轮近 20 年,为 300 个贫困孩子捐出 35 万元助学款。倘若白老先生并未如此做,那我们会知道这样一位令人感动的老人吗?世界虽平凡,但人不平凡,不甘平凡的人呐,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便会珍惜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你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生活没有如果,每个人的命运都受制于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完完全全地决定着自己的命运,我们要做的是,怎样让我们更幸福,有远大的理想和生生不息的希望。平凡的生活也很好,因为这都是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途径,所以变得平凡而不平庸。世界是平凡的,但人不是,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一个个生而平凡却不甘平凡的人;只要春天不死,就会有迎春的花朵,年年岁岁开放,生命将涅槃,生生不息,并会以另一种形式永存,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