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滨州医学院 - 《滨州医学院报》

凝心铸魂,奏响残健共融宣传思想文化最强音

作者:特殊教育与康复学院党委书记  崔保华    
2024-11-25     浏览(56)     (0)

特殊教育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特殊教育与康复学院始终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打造“残健共融”思想文化品牌,不断为提升学校“两特”影响力与知名度贡献力量,

一、高举旗帜“定方向”

以理论武装培育精神家园。学院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创新“五学”模式,高质量高标准推进政治理论学习和各类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有效增强了全院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省委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对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手绣党旗献给党”等主题党日活动被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学院师生多项党建作品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

以党建品牌引领特色发展。学院秉承“党建有特色、业务有成效”的理念,实施融创提升工程,打造“党建+”融合行动矩阵。学院党建工作连续三年获得优秀等次,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党总支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获全省优秀成果奖,填补了学校空白;残疾人高等教育育人成果获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二、思想铸魂“固根基”

强信念,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主旋律”。学院将思想文化的构建作为教育基础性工程,开展“沉浸式”主题党日和“体验式”校情校史教育活动、白鹭桥大讲堂、手语主题团课等系列主题教育200余场,打造了“共融成长”大学生主题教育思政品牌,获评学校思政品牌优秀单位。

固阵地,筑牢网络思想文化“主心骨”。构建“211”网络宣传融媒体矩阵,打造学院官微、飞鸽党建新媒体平台2个,更新无障碍网页,开通短视频平台,实现了“对外报道有亮点,对内宣传有声势”的传播效果。多项特色工作被人民网等国家级媒体报道。

三、文化润心“赋新能”

培沃土,打造全环境育人“生态圈”。一是打造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无障碍智慧校园,以环境之优做好保驾护航;二是建成残疾人高等教育与康复展厅,以人文之声讲好特康故事。截至目前,展厅已迎接中国残联、省委省政府等各级领导、专家考察调研50余次,成为学校对外宣传交流的重要窗口。

助成才,构建全融合育人“综合体”。一是“需求+服务”融合,通过教风学风双提升工程、学业导师1+1活动、融合互助小组等全方位支持服务,彰显对残疾人大学生教育关怀的“滨医温度”。二是“教育+康复”融合,坚持“个体化身体康复+专业化心理疏导+扶残筑梦成长资助”相结合,保障残疾人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三是“专业+社团”融合,构建“7+N”社团工作模式,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实现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的双提升。

提质效,找准全维度育人“着力点”。一是实施榜样引领工程,定期开展“校友讲坛”和“多元成长”导航服务,以生动校本教材激励学生赢取更好未来;二是实施双创培优工程,在双创实践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现已立项国家级大创项目38项,省级88项。三是实施美育浸润工程,提升艺术素养。组建飞鸽艺术团,成立美育工作坊,为学生搭建艺术素养成长平台,取得良好文化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