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融入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廉洁意识培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将美育融入学校课程体系、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提升师范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引导师范生涵养高尚师德,树牢廉洁从教意识,从而促进师范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从美育融入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廉洁意识培育的价值向度、实施路径方面展开,同时以四川师范大学的实践探索为例进行论述,以期为新时代师范生廉洁意识培育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一、美育融入师范生廉洁意识培育的价值向度
美育融入师范生廉洁意识培育不仅符合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要求,而且顺应了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师范院校廉洁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均将师德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强调要全面推进师德养成教育,涵养高尚师德师风,廉洁从教、廉洁修身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党组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为高等学校开展廉洁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见。面对新形势,如何加强师范生廉洁意识的培育,提升师范生廉洁教育工作实效,成为了地方师范院校当前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而迫切的课题。
师范生是未来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力量,廉洁从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现实中不时出现的学校招生腐败、学术不端、权力滥用等令人触目惊心的腐败问题,刺激着大众的敏感神经,不仅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还对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产生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强化师范生廉洁意识培育,补足师范生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对于提高未来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师范生养成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师范生廉洁教育的现实需求
美育作为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党和国家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美育融入师范生廉洁意识培育,不仅是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构建风清气正校园文化的必然要求。
当前师范生廉洁教育面临:一是教育内容不够丰富全面,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无法满足师范生对于廉洁知识和价值观的需求;二是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不能有效引起学生的兴趣;三是多元文化和网络环境产生一定冲击;四是有效的教育合力尚待形成,使得廉洁教育的实施力度和影响力有所欠缺。纵观当前师范生廉洁教育,由于对理性的过度强调,导致教育的内容、形式、目标等均面临不同程度的问题,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力有待提升。因而,当下师范生廉洁意识的培育尤其需要新的教育模式和新的研究视角,这就使得美育融入师范生廉洁意识培育确有必要。
二、美育融入师范生廉洁意识培育的实施路径
美育对师范生廉洁意识培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美育融入师范生廉洁意识培育有助于丰富廉洁教育的内容、拓展廉洁教育的途径、实现廉洁教育的目标,从而促进师范生廉洁意识培育的创新和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知识引导——融入课程体系
将美育融入师范生课程体系,是美育融入师范生廉洁意识培育的重要途径。在师范生思政课或廉洁教育相关课程中增设艺术欣赏、艺术创作等美育相关内容,将廉洁主题文学作品、电影、音乐等艺术形式作为教学材料,通过艺术作品分析来传达廉洁从教的理念和价值观,引导师范生通过艺术作品感受美,激发师范生的情感共鸣和哲学思考,从而增强对廉洁修身、廉洁从教的认知和认同。
(二)环境熏陶——融入校园文化
打造美育与廉洁教育相结合的校园文化,是涵养清风正气的重要举措。一是通过举办校园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例如举办以廉洁为主题的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展览,展示廉洁人物的形象和事迹;举办以廉洁为主题的文艺演出,通过歌曲、舞蹈、戏剧等形式,传递廉洁理念和价值观。二是通过开展廉洁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形式,引导师范生积极参与廉洁文化建设,形成廉洁自律的良好风尚。三是树立廉洁榜样和先进典型,通过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师范生向榜样学习、向典型看齐。四是在校园建筑、自然景观设计中,打造廉洁文化主题景观,营造以美育廉、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
(三)情境感染——融入社会实践
通过组织师范生开展美育与廉洁教育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美育理念和方法融入其中,引导师范生在实践中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一是组织师范生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乡村支教等活动,通过艺术创作、文艺演出等形式,为社区居民和农村居民提供文化服务。二是组织师范生参与廉洁主题的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活动,深入了解社会廉洁状况和问题。三是加强校外美育实践基地建设,师范院校与艺术馆、博物馆、剧院等建立广泛联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和体验的机会。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师范生不仅能够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有利于加深对廉洁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培育廉洁自律的意识。
三、四川师范大学的实践探索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教育是地方师范院校的立校之本、兴校之源,抓好师范生廉洁意识培育,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题中之义。
(一)以美育廉,健全育人格局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学校强化一、二课堂相结合,着力构建“以美育廉”的育人格局。
学校重视将美育融入师范生教育,出台《四川师范大学新时代本科学生美育工作实施方案》,针对非艺术类师范生,在教师教育选修课程中开设音乐类、美术类、舞蹈类选修课。针对公费师范生,在第四学年安排一学期美育专项能力培养课程,要求学生在音乐、美术、体育、舞蹈四大类别中选择一个类别进行基础训练,并修读相应学分的课程。学校重视师范生廉洁教育和师德养成,出台《四川师范大学师范生和教育类研究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将师范生师德素养纳入培养过程性考核,实施一票否决制,促进师范生践行师德规范,涵养教育情怀。
学校成立有美育学校,经过数十年运行,已成为独具师大特色的第二课堂。美育学校开设有民族民间舞、合唱与指挥、戏剧表演、吉他弹唱、软笔书法、剪纸艺术、礼仪文化、创意美术等8门美育选修课程,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大学生艺术展演、西部音乐周等省级、国家级竞赛,以赛促学,提升师范生美育素养。
(二)尚美崇廉,营造浓厚氛围
学校注重营造尚美崇廉的校园氛围,连续举办三届“亷廉不忘”廉洁文化教育月活动,积极开展清廉主题歌曲创作暨“校园廉声”大学生歌咏比赛、“廉洁川师”校园景观创意设计比赛、“狮山画廉”廉洁海报及文创设计大赛、“廉风润心”大学生廉洁社团创建指导活动。学校积极拓展校外美育资源,与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等艺术团体建立联系,引入高雅艺术——话剧《苏母》、廉洁主题川剧《假县令》进校园展演。丰富多彩的廉洁文化教育活动,不仅促进了美育与廉洁教育的深度有机融合,也实现了对师范生的心灵滋养、师德涵养。
总的说来,美育融入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廉洁意识培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升师范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促进师范生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树牢廉洁从教意识,从根源上预防和减少腐败行为,提升未来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从而有助于推动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的公正和正义。(作者温沙沙系党政办公室秘书科科长、张晓宏系纪委副书记、巡察办公室主任。文章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纪检监察研究中心课题“美育融入师范生廉洁意识培育的内在机理及现实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CJ24031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