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与母校锦城共成长的第五年。今年邹校长在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为刚刚正式步入职业生涯的我如何更好做好共青团工作指明了方向。
校长强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站在共青团育人的角度,我思考何为人才培养?今年3月11日,邹校长在锦城学院共青团工作表彰大会上指出“锦城学院共青团是一所大学校”,对锦城共青团干部应该肩负什么样的责任与使命、锦城共青团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做出了明确指示和要求。共青团是贯彻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落脚点,在人才培养的大格局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当好党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也要积极助力学校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在锦城,‘课堂大于天’是师生共同的价值观。”这对于共青团工作也有着深刻的启示。2015年12月30日,邹广严校长在四川省民办高校团委书记培训班上作辅导讲话时指出学校“第四课堂”在教育体系的重要性。换言之,锦城共青团这所“大学校”在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时,我们要像对待神圣的课堂一样精心设计。每一次会议、每一次团课、每一场第四课堂活动都是我们的课程;奋战在一线的锦城团干部们就是这所“学校”的师资;围绕学校大局从而实现实践育人就是教学目标;能够同时具有情感温度、知识浓度、发展梯度是共青团“高阶课堂”的评价标准。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设计和评价,成为“课堂”的主人,完成共青团育人的闭环。
校长对教师队伍的重视,也让我充分感受到团干部在学生成长中的“教师”角色。共青团干部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授课教师,但更是青年学生思想的引领者、行为的示范者。我们要充满活力、饱含情感、富有创意,时刻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锦城教育事业中,以自身的能量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如何做好青年之友,如何做好教育,一朵云怎样推动另一朵?我想,应当是风,春风化云朵为雨,缱绻无声,滋润万物。共青团工作是人的工作,尊重学生个性、发现学生亮点、发掘学生长板、唤醒学生自信,我们应该做在前面。
成长在锦城是幸福的。当我作为锦城的学生时,我深入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多姿多彩!当我是锦城的学生干部时,我深切认识到学生是这所大学的主人!当我是锦城的教职工时,我深刻领会到锦城教育学的内涵!在校长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未来我将继续同优秀前辈一道,继续在学校人才培养事业中主动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