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阳玉 理学院教师2017年入职邵阳学院
2017 年 12 月,我在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研究即将划上句号,我走到了人生的分岔路口:工作去哪里?一条路是留在武汉,作为准一线城市的武汉,这里可能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平台;另一条路就是回到老家,为老家的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还是选择了邵阳学院。虽说我是娄底人,但是自古娄邵不分家嘛,所以也算是回到了家乡。
我主要教授的课程是《大学物理》,而且最近很多年授课对象都是电气工程学院的大一新生,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在一年一度的校园篮球春晚龙虎杯决赛上,电气工程学院场上五名球员全都是我的学生。在这个年纪,就在校园里面,我就体会到了桃李满天下的感觉。
我的研究方向是生物物理,更具体的说是生命分子(蛋白质、RNA)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生物物理,犹如一座桥梁,连接了生命的奥秘与物理的法则。在这片科学的沃土上,我们探索着生命体内微观世界的舞蹈——分子如何交织、细胞如何运作、器官如何协同,而这一切又在基本物理定律的指引下展开。它将物理的精确与生物的复杂结合,赋予我们对生命机制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让我们窥见了生命背后那一股无形却强大的力量,仿佛在微观尺度上演绎着无数奇迹。
新老更替,这是自然界不变的法则。入职邵阳学院以来,就我们物理专业来说,我感受最大的变化就是新老更替。我们送走了很多老前辈,也吸收了很多的新元素,我们的教师队伍正走向年轻化、稳定化。
不过与此同时,因为学院的教师队伍尚未补充完备,所以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时间。物理专业承担了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全校公共课,我们物理专业的老师课时量就比较多,而此消彼长,我们科研的时间就不会太充裕。所以,如何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中抽身出来科研成为了最主要的问题。这几年我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科研并不突出,主要科研成果是以合作者的身份和中科院大连物化所以及中科院精密测量研究所一起在化学顶刊 JACS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说起来,自入职以来,虽然获得了一些零散的成就。但是,在我心目中,最大成就一定是与同事们一起拼下了 2023 年邵阳学院教职工篮球比赛年度冠军。我特别喜欢央视体育“诗人解说”贺炜的一句解说——“请不要相信,胜利就像山坡上的蒲公英一样唾手可得,但是请相信,世上总有一些美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哪怕粉身碎骨。”那是在 2022年世界杯的八强赛中,苦战 120 分钟后,荷兰在点球大战中不敌阿根廷遗憾出局。贺炜用这样一句话,为荷兰队的告别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是的,比赛总有输赢,但是赛场上的协作、拼搏精神,才是体育最大的魅力所在。获得冠军固然是很大的成就,但是我更珍惜这个追逐冠军的过程。你的对手不会将胜利拱手相送,你必须咬牙坚持,必须全力以赴。在追逐冠军的过程中,我和队友相互尊重,相互扶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如果说还有什么成就,那我最愿意提及的就是来自学生的认可。评价一个教师,我觉得不应该是,或者不仅仅是获得什么教学成果奖,获得什么教学比赛的奖励。一个教师怎么样,最客观的评价肯定只能来自学生。有一次学生对我说,我的课是所有课中最有意思的,她都不想玩手机。简单的一句话,却是对教师这个职业最高的评价。对我而言,作为一个老师,我穷其一生追求的就是来自学生的认可。
在这里,我又有一个词想送予同学们——“守正出奇”,源自《孙子兵法》,指的是恪守正义,出奇制胜。我相信“守正出奇”,所以作风比较“佛系”,相比身边的人,我有时显得格格不入。在现代社会的快速节奏和高度竞争中,很多人容易迷失方向,追逐眼前的功利目标。然而,“守正出奇”是一种非常值得提倡的思维方式:正道而行、守法经营;突破思维、出奇制胜。它强调在坚守原则和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和突破。年轻人如果能在固守本心、坚持初心的同时,不拘泥于常规、敢于尝试新事物,不仅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独特的成就,也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改变和希望。这样的“出奇”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不同,更是对未知的勇气和对生活深层次的思考。
“电影《德鲁大叔》中有一句台词 : 篮球是世界上最可靠的东西,不要抱怨,也不要问任何问题,你运球,然后它弹回你手里。是的,努力,投球,进球,就这么简单。在场上,我可以失误,我可以投不进球,但是如果我放弃了一个可以争夺的球权,那我的余生都将在忏悔中度过。”
——黄阳玉老师以球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