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必然要求。三中全会决定中对此也作了详细的阐述,就这一主题与同志们一起进一步思考学习。
一、充分认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意义作用和历史必然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历届三中全会都聚焦改革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二十届三中全会具有重大标志性、开创性意义,确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戈尔巴乔夫曾提到苏共垮台的教训,告诫要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总书记2013年也强调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是本质要求,党的领导必须全面、系统、整体贯彻到国家全部治理活动中。
二、准确把握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三中全会决定》总结改革宝贵经验,提炼“六个坚持”重大原则,第一个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决定说明中指出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五个注重”特点,其五是注重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决定》提出实现总目标需做到“七个聚集”,其中之一是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是改革和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三、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决定从三方面部署要求:一是坚持党中央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落实机制;二是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创新理论武装;三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健全相关机制。学校纪检监察机关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融入服务改革大局,强化监督,压实责任,配合省委巡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自我革命,以高质量监督保障全会精神落地,服务改革和大学建设,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