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沾化区人民医院) - 《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报》

3个常见的儿童用药误区,家长们请避开!

2024-11-01     浏览(39)     (0)

该文讲述了家长给孩子喂药的误区,如用牛奶、果汁等饮料送服药物、按一日三餐时间服药、将胶囊里的药粉溶在水里喝等。不同药物有不同的用药时间和服用方式,正确掌握正确的服用方法和时机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同时介绍了针对吞咽困难的孩子如何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可打开的胶囊的判断标准。还指出不同药物在特殊情况下需要不同的用药时间安排,提醒家长要注意观察和注意细节,正确指导孩子的用药方式。

胶囊太大,孩子吞咽太吃力,我想把里面的药粉溶在水里给孩子喝。

这药要求一天吃三次,刚好搭配着孩子的一日三餐,这就不会忘记!

医生说要饭后吃药,等孩子吃完最后一口饭,就马上让他吃药吧。

上次错过孩子的吃药时间了,那我这次就给他多吃一点……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是这样给孩子喂药的。然而,这些喂药方式并不正确,还很有可能使药效打折扣。对此,家长们可能表示不理解。

实际上,不同药物有不同的用药方式和用药时间。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服用方法和时机,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帮助孩子更快康复。

误区一:用牛奶、果汁等饮料送服药物。

除了说明书上有特别说明的情况,绝大多数药物都应首选温开水送服。用牛奶、果汁等其他液体送服药物,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牛奶牛奶中的钙、镁等矿物质会影响药物吸收,比如,牛奶会与阿奇霉素、头孢克肟等抗菌药物形成不容易螯合物,降低抗菌作用,牛奶中的蛋白质还可能影响含锌、铋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吸收。

果汁果汁通常偏酸性,会与碱性药物如红霉素等发生反应,使其失活,影响疗效。

药物例外情况比如活菌制剂,包括双歧杆菌三联、枯草杆菌二联等,可用牛奶送服;铁剂可与果汁同服,这样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并改善口感。

误区二:一日三餐等于按照三餐时间服药。

很多家长看到医嘱上写着一日三餐用药,就会觉得是按一日三餐的时间服药。这其实并不完全正确。服药的时间间隔大部分是根据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度决定的,相对固定的给药间隔,更利于维持平稳的体内药物浓度水平,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原则上对一日三餐的正确理解是:每隔8小时服药一次。在理想状态下,如果按每8小时一次的间隔,比如早上8点、下午4点和晚上12点。但不想对孩子的日常生活造成太大影响的话,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安排在早上6点、下午2点、晚上10点用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药物有不同的服药要求,一些药物在特殊情况下应按三餐的时间服药,例如助消化的胃蛋白酶散。

误区三: 将胶囊里的药粉溶在水里给孩子喝

药物制成胶囊,通常是有一定原因的,包括药物味道不好、药效不稳定、难以制成片剂,以及需要延缓释放或定位释放药物等。通常不建议将胶囊打开服用。对于吞咽困难的小朋友,可优先选择已制成口服液、散剂或颗粒剂等其他剂型的药物。

实在缺少合适的剂型时,家长需要先判断胶囊是否能打开服用,可以通过阅读药品说明书获取相关信息。一些普通胶囊如双歧杆菌胶囊、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可以考虑打开用水制成混悬液服用。而大部分肠溶胶囊和缓释、控释胶囊,则不可打开服用。否则,药物将失活失效或因快速释放而引起不良反应

  /儿科一病区主任 副主任医师 贾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