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尤其是学习教育部怀进鹏部长“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的报告,深感身处大变革、大竞争时代,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深入学习,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提升自身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才能为学校能源资源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具体有以下几点学习收获和体会:
一、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机制改革过程,我们作为行业特色高校和传统学科将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基础研究不断拓展边界、学科交叉深入融合、科研范式发生重大变化,矿业工程等传统学科必须面向国家战略重大需求、经济主战场牵引,不断拓展矿业工程学科的广度与深度,以适应国家能源保供和煤炭行业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开展学科交叉融合,探索新的学科生长点和研究方向,拓宽研究领域,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研究,推动学科之间的深度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为学院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今年以来,矿业工程学院为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优化学科结构,强化特色优势,我们制定了立德树人质量奋进工程、科技创新成效奋进工程、高层次人才与团队引育奋进工程、学科国际声誉奋进工程等“四大奋进工程”,集中破解“十四五”规划中期考评、第二轮双一流学科建设中期评估、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科建设经验交流等工作中学院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未完成的一系列核心办学指标,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
二、按照国家战略需求牵引调整双一流学科建设方向,超常布置急需学科专业方向,是提升下一轮双一流学科竞争力的核心。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明确提出的:“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矿业工程学科按照“工工交叉”“理工结合”“文工渗透”的思路,学科布局四个领域,绿色开采,深地构建,智能开采,未来矿业,在强本拓新的同时,在深海采矿、深空采矿虽有布局,但在学科经费投入、实验设备、人才支撑等方面,需要超常布局、进一步加强投入和支持力度,提前谋划制定下一轮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在深部矿产资源绿色智能开采、流态化开采与地下气化、海洋矿产开发、矿山新能源科学利用等方面超前布局,有效提升矿业工程双一流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国际能源安全战略。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拔尖人才培养是学科发展的基石。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明确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要“完善学生实践制度”,我们将积极探索和推近智能采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加强与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矿业类专业人才,探索完善培养面向世界矿山科技前沿的学术拔尖人才、面向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的行业领军人才、面向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地方服务英才分类培养体系,优化本硕博一体化、工程硕博士一体化培养模式,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能够跨文化交流力的高素质矿业人才,为学科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做好有组织科研,是提升学校科研实力、服务好国家战略和经济主战场的关键。
《决定》中明确提出“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等,既是对科技创新改革体制机制提出的要求,也是学科评估中关于科技成果转化指标评价的重要体现。学院重点谋划、提前布局,做好有组织科研组织工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院目前正在积极组织各个方面的优势科研力量,正在申报5项国家深地专项重大项目/课题、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积极参与国家能源局“十五五”期间绿色智能开采专项的申报布局工作;面向经济主战场方面,2024年以来组织优势科研团队新承担企业重大技术攻关难题(300万以上)19项,新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实现历史性突破;学院正在组织优势科研力量,力争在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与省部级一等奖、国家三大奖等重大科技成果方面实现突破。
五、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学院发展、学科建设的基石
人才是学院发展的基石。怀部长提到探索支持U40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对我们矿业工程青年科研人员而言是非常好的机遇;学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学院工作;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下半年开展第二轮青年人才梯队建设,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待遇,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青年科技人才尽快成长为担纲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负责人和战略科学家。
矿业工程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双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推动学科交叉与拓展,加强人才引培和有组织科研,不断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矿业工程学院 黄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