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报》

注重典型引领 提升教书育人能力

作者:○本报特约评论员  王守刚    
2024-10-17     浏览(73)     (1)

文章介绍了在全国教育大会背景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的重要性。强调了教师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重要地位,以及培养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必要性。文章还介绍了选树选好典型教师、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培养并宣传典型教师等措施,以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为促进广大干部教师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新闻中心、党委教师工作部组织邀约相关单位负责人、专家学者、优秀教师代表,撰写系列评论予以刊登,供广大读者学习交流。


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部署教育强国建设。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作为教育的中坚力量,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任。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广大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勤修乐教、躬耕笃行、久久为功的专业化素养。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典型示范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培养供给,对于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新征程上,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注重典型引领,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强大的源头力量。

综合考量,选树选好典型教师。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培养并选树教育家型教师为典型示范。明确典型教师选树的标准,涵盖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能力、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贡献等多个方面。确保所选出的榜样教师具有代表性、先进性和示范性。注重从教师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寻找闪光点,捕捉平凡中的伟大。同时,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人才工程引领,在高层次人才遴选和培育中突出教书育人导向,让科学家同时成为教育家,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带动作用。

广泛宣传,加强典型示范引领。做好“四有”好老师、大先生等典型榜样的教育故事挖掘宣传工作,广泛宣传典型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让广大教师深入了解典型的成长历程和教育理念,从而受到启发和鼓舞。可以通过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座谈会、专题学习研讨会等多种形式,邀请典型现身说法,分享他们的教育心得和教学经验。要通过媒体宣传、网络传播等方式,扩大典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典型、学习典型。利用教学名师工作室、劳模工作室等平台,探索“选-培-练-赛”协同机制,邀请名师与广大教师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

立足实际,注重融合教学实践。在发挥典型引领作用的过程中,先进典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只有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完善。青年教师知识结构新,创新能力强,育人热情高,发展潜力大,但也存在教学经验少,自我意识强,学科意识弱等问题,因此,广大教师在学习典型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更要注重实践探索,要将典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完善机制,建立健全激励体系。通过加强典型引领,对于那些在教育教学中取得显著成长进步、做出一定成绩的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这不仅可以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来,以激励为内驱力,不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确保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