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石油报 - 吉林石油报

坚守岗位书写精彩新闻人生

作者:记者  李志东    
2024-11-14     浏览(42)     (0)

文章讲述了作者作为一名要闻记者在油田新闻宣传工作中经历的挑战和成长,以及将继续积极作为为油田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贡献要闻力量的决心。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回首过往,五年新闻一线记者、十五年要闻记者生涯,从走过青春的激昂,到步入中年的沉稳,这些年的新闻宣传工作经历,让我感慨良多。今天,我就将我在要闻宣传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感悟分享给大家。

也许有人会说,要闻记者不就是开开会,用领导讲话材料整理出新闻稿子吗,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可说的?其实不然,如果你真正从事这项工作后,你才会体会到这项工作的沉重和担当。

在油田新闻宣传工作中,要闻记者主要负责吉林油田公司重要会议、领导调研的宣传报道。公司的大政方针、主要领导的工作思路和方向,乃至公司一定时间段内的重点工作,都要通过我们的稿件及时传递给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可以说是发挥新闻宣传“喉舌”作用最关键的一环。

干要闻宣传,是一种坚守、一份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24小时待命,是要闻记者的常态,只要电话响起,我们就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会场。记得今年7月下旬的一天早晨,我临时接到通知,在石油大厦有个重要会议马上召开。时间紧,来不及调派车辆,又正赶上下大雨,打不到车,我就一手撑伞,一手拿上采访本和相机,冒雨蹚水赶赴会场,等我按时到达会场的时候,裤子和鞋子都已经完全湿透了,手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丢了。这个时候,会议即将开始,整整一个上午,我穿着湿透的衣服完成了会议照相和稿件采写任务,新闻也及时刊发。像这样的突发情况,在每一名要闻记者的新闻生涯中都是屡见不鲜。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作为要闻记者,按时完成要闻报道任务就是第一要务,有困难,克服困难也得完成,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要闻记者还要坐得住“板凳”。有些会议一开就是大半天,甚至是一两天。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得坐得住,因为会议中许多报告和发言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成稿,需要仔细甄别记录。特别是在公司主要领导讲话时,往往是脱稿,而且很多要点都隐藏在领导的一大段即兴发言之中,必须逐字逐句细听,才能有效记录。会议结束返回单位,我们还要坐在电脑前,一写就是好几个小时。当你作为听众听领导讲话时,领导渊博的知识,旁征博引的精彩讲话,会让你感觉有趣和欲罢不止,然而作为要闻记者,需要反复听取录音,在领导万余字甚至几万字的讲话内容中,精挑细选要点和关键内容,整理出一千多字的新闻,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可以说,一天中,有一多半的时间,我们的屁股都需要牢牢地粘在凳子上,这也是一名要闻记者的“基本功”。

每一篇要闻稿件的成稿,都是对记者的一次淬炼和洗礼。压力山大,这是作为要闻记者最直观的感受。每一次要闻采访,都是一次“大考”,当你迈进会议室的那一刻,心中永远充满忐忑和不安。特别是在公司“三分天下”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吉林油田公司领导班子智慧的碰撞和思维的转变,让我们更加应接不暇。每一次会议都是公司领导施政方针和工作思路的“展台”。跟不上领导思路,听不懂,理不清,怎么办?那就深入研究公司职代会报告,反复听录音,逐句分析。然而就是这样,成稿后也经常被领导打回。自信心深度受挫,还能不能干,能不能干好,一度成了中心所有要闻记者的“共识”。面对这种情况,中心领导不仅与我们三名要闻记者面对面谈心,还手把手指导怎么写稿。同时,为了保障新闻成稿和刊发及时,每次重大会议都由两名要闻记者合作共同采写,这样既有效保证了成稿速度,也保证了成稿质量。几经磨合,我们重新拾起了信心,对领导讲话的整理提炼也越发得心应手,不管会议结束多晚,我们都能在当天完成稿件,并在公众号上及时刊发。在这里,我想说,请公司领导和中心领导放心,我们有决心,也有能力承担好要闻宣传责任,当好新闻宣传“喉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唯有情怀,方能致远。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作为一名新闻宣传“老兵”,一路走来,我看到了油田的不断发展壮大,也感受着油田改革路上的各种羁绊。同时,也在自己青春岁月的流逝中,体会着个人的成熟和成长,品尝着新闻宣传工作带给我的苦辣酸甜。下一步,面对千万吨级绿色能源企业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我将和同事们一道继续心怀大局、把握大势,乘势而上、积极作为,自觉把个人理想和追求融入到公司改革发展的宏伟实践中,坚守新闻理想,传承“五上”精神,积极为公司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贡献要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