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阳师范学院 - 《南阳师院报》

迷彩戎装扬斗志 热血青春正当时

——南阳师范学院2024级新生军训纪实

作者:◎学生记者杜培洁陈婷婷吴玉娟王涵钰/文胡新悦杨静慧/图    
2024-10-01     浏览(60)     (0)

军训是新生们的第一课,他们正在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教官们倾注了满腔热忱,孜孜不倦地教导,辅导员们也默默守护着他们,提供无微不至的支持与关怀。新生们正在茁壮成长,军训锻炼了他们的身体素质,也磨砺了他们的意志。


编者按:

“唯有少年多豪放,敢叫日月焕新章。”在这秋高气爽的九月,2024级新生满怀憧憬地走进大学,军训是他们的开学第一课。在这场军事训练中他们将品味军人本色,体验军旅生活,他们的步伐将逐渐矫健,身姿将逐渐挺拔,目光将逐渐坚毅。在这片绿茵场上,振奋人心的口号声、铿锵有力的步伐声和训练间隙的欢笑声交织着,奏响大学生活的新篇章。军训是青春的标志,开始只觉漫长,结束又倍感难忘。接下来让我们跟随记者一起走进小24的军训生活吧!

戎装青春 不负韶华

风吹秋半,叶动轻声,薄汗透军衫,清风绕指缠,云天收拢夏色,秋意晕染迷彩,一幅幅军训画卷徐徐铺展。

齐步走!在操场的绿茵之上,随着晨光的铺洒,同学们整齐列队,进行着军训活动。他们的步伐稳健而有力,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手臂随着口号有力地摆动,如同海浪般统一和谐,展现了团队间默契的配合与强烈的凝聚力。

待阳光洒满大地,标兵连的同学们步伐整齐地行进着。即使在休息时间,他们依然保持着高标准。其中一位同学感慨道:“军训不仅赐予了我珍贵的友谊与集体回忆,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犹如熔炉,锻造了坚韧的意志与自信风貌。”谈及军训的感触时,他眼神中闪烁着神采奕奕的光芒,透露出对军训严谨与挑战并存的独特情怀。他说:“‘带劲儿’,即便标兵连的训练严酷,我却深感其间的充实与价值,相信这段经历对其气质、形态乃至整个人生都将产生深远的正面影响,因此前行的每一步都更加坚定。”展望未来,他已蓄势待发,对记者说起他的规划:“制定详尽的系统规划,力求每日、每月乃至每学期都充满成长与进步。”

在生命科学学院的连队中,段千一同学的身影格外显眼。她与记者分享:“与小伙伴们相处的很愉快,特别是室友们,也对她们表示感谢,在军训期间陪我过生日,我们一起在宿舍里切蛋糕,唱生日歌,一起庆祝生日。”她还说:“由于之前没有参加过军训,对于站军姿、走正步比较生疏,但是从站军姿的摇摇晃晃到踢正步的整整齐齐,感觉十分有成就感。”眺望明日,段千一满怀期待,誓以更刻苦的学习态度、更完善的性格修养,把握大学生活的每一次机遇,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

目光流转,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梁楚暄同学告诉记者,她在军训期间深刻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强调了军训不仅增强了她的体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强烈的团体荣誉感。她说:“军训中学到的不仅是个人动作的精准,更关键的是全体队员动作的统一与协调,这种齐心协力追求完美的过程,让她认识到团队精神的核心价值。”同时,军训的严格要求让她自身的纪律性、自律性以及面对挑战的韧性得到了极大提升,身体素质与精神风貌均焕然一新,为日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昂首挺胸,手贴裤缝,在炎炎烈日中磨炼意志,飒飒军姿彰显青春力量,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军训,这堂大学生涯中不可或缺的第一课,以其独特的方式,磨砺了新一代学子的意志,塑造了坚毅不拔的品格。愿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铭记军训的汗水与欢笑,永葆初心与热忱,如同幼苗般向下深深扎根,向上追逐阳光,无畏风雨,不惧挑战。

训练有素 严谨治教

九月的初晨,带着些许凉意,阳子湖旁的大鹅早早苏醒,在湖中搅起圈圈涟漪。缕缕清风,拂过训练场上同学们的发梢,也抚摸着教官们的脸颊。

站军姿,是军人的第一课,也被当作军训学习的第一课。一眼望去,训练场上的同学们好似排排青松,坚韧不拔。“手贴紧裤缝线,昂首挺胸,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样!”教官们在连队中穿梭,铿锵有力的声音时不时在同学们耳边响起。他们身着军装,目光坚毅,一举一动尽显军人气概。

“出枪!放!”逸夫楼东广场上,标兵连的标兵们个个神采奕奕,出枪动作整齐划一,犹如复制粘贴,毫不拖泥带水。教官们立在一旁,一边纠正做得不够准确的动作,一边鼓励大家:“这次做得比上次好多了!”言语朴实,但饱含真诚。

标兵连总教官表示:看着同学们从最开始的动作生疏到现在渐入佳境,满是欣慰与喜悦。由于长时间沉浸于教学,他后背的衣裳被汗水浸湿,声音也有些许沙哑。问及哪位同学令他印象最深刻时,总教官笑着说:“我们的旗组令我印象很深。在训练中,旗组不仅领悟能力强,对自己要求也高,这是一个值得赞扬的品质。我希望能把我所学,交给他们。”教官们在训练中自始至终都倾注了满腔热忱,孜孜不倦,细心教导。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同学们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在东区操场的上空,惊到了打瞌睡的鸟儿,也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王教官坐在旁边的草地上,面带微笑看着同学们,眼神中满是不舍。据了解,王教官此次是第一次带新生,身份上的转变让他进一步了解教官的辛苦与责任。当问及同学们的训练情况时,王教官略微思索,回答道:“达到了预期!”又笑了一下,继续道:“但是还不够,还需要再精进。”他认为,既然当了教官,那就要尽到教官的责任,让同学们的努力都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天渐渐暗下来,虫儿不知藏在哪片草里,开心地唱着歌。一天的训练终于结束了,晚霞在天边绽放得自由热烈,教官们在远处缓缓地走,云和人,相得益彰,美得宛如一幅画。私底下,教官们身上散发着一股子属于青年人的朝气蓬勃感,吸引同学们与他们“打成一团”,可一到正事上,他们便褪去稚气,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他们将自身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同学们,他们希望通过军训,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锻炼一个好的身体,让他们学有所得,不负韶华,建功立业。

风吹过九月,也推动时间的转盘滚滚向前,同学们即将迈入下一篇章,教官的千言万语,也将随着风,送同学们到更远更远的地方……

默默守护 助力蜕变

九月金秋,追梦正当时!在这片充满激情和希望的绿茵场上,一声声口号和着微风响彻云霄。新生们身穿迷彩服,以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迎接他们大学生活的第一课——军训。目光流转至不远处,老师和辅导员们在附近守候着,他们是新生军训中最有力的保障,与同学们一同面对军训生活的喜乐与苦楚,用行动为新生们提供无微不至的支持与关怀。

清晨的阳光熹微而温馨。同学们早早地按照集合时间到达了操场,一簇又一簇的迷彩把红色跑道遮得严严实实,却遮不住老师们热切的目光。辅导员们提前到达了操场,作为新生坚实的后盾,他们不仅负责新生们的日常,更关注新生们的健康。从早上六点半开始,辅导员们便忙碌起来:在宿舍里,督促寝室内务的整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操场上,时刻关注新生的训练情况,为他们加油打气,拍下照片记录他们在军训中的点滴成长。经济与管理学院孙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同学们都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人们常说一代不如一代,我不认为是这样的,希望同学们能通过军训磨砺精神品质,成就更好的自己。”

在军训期间,辅导员们时刻准备着以防患于未然。有时,新生因为身体不适而请假,辅导员们会及时与教官沟通,对新生进行无微不至的关照;有时,新生会因为训练中的困难而颓丧,辅导员们会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在军训的间隙,辅导员们还会组织各种活动,如唱歌、看电影等,以丰富他们的大学生活,缓解军训带来的压力。辅导员们的默默奉献和辛勤付出,为新生们提供了一个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军训环境。在他们的陪伴和引导下,新生们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学会了独立、自律和团结协作。军训不仅锻炼了新生们的身体素质,更磨砺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情怀。在中区看台上,一位正在与新生交谈的老师引起了记者们的注意。她言语亲切,举手投足间都能察觉到对学生的包容与温情。询问之下我们得知她是24新生辅导员程老师,谈及学生们的军训生活她微笑着说:“简单而枯燥的训练考验着他们的耐心与毅力。在困难中寻找坚持的力量,这是同学们要在军训中学到的第一课。”

“军训是风,来时微涩,走时不舍。”21天过去,在军训结束的那一刻,新生们以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和坚定的眼神,向老师们展示了他们的成长和蜕变。辅导员们用行动诠释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他们默默守护在新生们的身边,为他们提供着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支持。正是有了这些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新生们才能够在军训中茁壮成长,收获满满,为来日方长的大学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军训是迷失在呐喊中的挥汗如雨,是藏匿在青春里的风和日丽。当青春遇见迷彩交织的便是对毅力的赞歌,第一节课历时21天,至此完结,而大学的篇章才刚刚开始谱写,小24们整装待发,带着教官的殷切期盼、老师的陪伴守护,准备再度扬帆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