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师大的校园多处,你都可以看到许多鸟类的出没。比如,地理与环境学院东面的荷花池可以发现白头鹎出没;正大广场两侧的树林能观察到寿带的身影;方荫楼后的小型湿地常常是鹭鸟、雁鸭等水鸟的落脚点。而在这些鸟类朋友的背后,有一位喜爱他们且默默无闻的记录者——2023级地理与环境学院李超凡。
作为一个年轻的观鸟爱好者,他在大一学年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不仅拍摄观察了校园内种类丰富、形态可爱的鸟类,还将脚步迈向鄱阳湖及南昌周边水域,写成了6000余字的观鸟报告《基于不同生境的鸟类观察视角探索江西师范大学生态之美》,并在9月初发表在“南昌观鸟指南”公众号上,被南昌日报、洪观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李超凡来自广东省江门市,就读于地理与环境学院,担任大学生通讯社摄影组组长,负责摄影组日常工作;除此之外还隶属于广东省江门市团委第一支直属志愿服务队——满天星志愿服务队,在疫情防控期间作为青年突击队员,多次参与了疫情防控志愿支援任务。
闲暇之余的寄托
问起观鸟的起因,李超凡笑道:“因为大一学年的课内压力相对较轻,空余时间多,观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我常常是一下课就举着相机,骑着小电驴,便开始在校园里观鸟、拍鸟。”在大一学年,李超凡记录了校园内树林、湿地、草地等多种鸟类生境的鸟类栖息状况,共观察到10目27科57种鸟类,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画眉,以及寿带鸟、红头潜鸭、棕背伯劳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经过对校园环境的考察,他发现师大为鸟类的生长提供了很好的栖息地,有水、草、林、田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校园的绿化率达到了50%。李超凡从小在乡镇中长大,宽厚的土地与自然对他有一种独特的吸引,他笑着称自己为“自然的孩子”。李超凡和我们说:“现在这个人与人交流日益密切的社会上,很多人不曾注意或无暇顾及这些与我们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小生物。而我在了解与探寻它们的过程中也被这群生活在大自然的小精灵深深吸引。”特别是和鸟类相处时,尽管他们无法言语,也无法产生交流交互,但是观察他们在生活中的小习惯与行为其实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过程。例如在春天可以看到相互“踩背”的白颊噪鹛、在冬春更迭的时段有啄花的黑尾蜡嘴雀、在灯柱上筑“豪宅”的喜鹊、成群结队在草坪觅食的黑领椋鸟……
六千余字观鸟报告点的写成
谈起撰写6000余字的观鸟报告,李超凡说,“其实一开始是在《南昌观鸟指南》上看到了这一篇约稿,这个公众号在平时会推出许多有关鸟类知识的科普,包括一些鸟讯和鸟类的观察经验。《南昌观鸟指南》征集稿件的出发点和我的兴趣十分契合,正好我学习的就是地理与环境学科,于我而言这也是一个将兴趣与专业相结合的锻炼机会。”在做这一篇报告的时候,李超凡不仅运用了自己的专业学科知识来全面科学地对师大鸟类活动的环境进行分析总结,还结合了自己实地观察的经验给出了独到理性的见解。
“灌草地荫蔽度较低,接受太阳的照射时间最长,草地内也生长了很多虫子,为留鸟及夏候鸟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师大校园内灌草地生境主要分布正大广场、白鹿会馆前、勤人坡、先骕楼与方荫楼之间、名达楼与惟义楼之间等地。各类椋鸟是南昌夏季常见的鸟类,春季的繁殖期加上椋鸟惊人的繁殖能力,一个鸟窝就有5只以上幼鸟,在春天,你总能在草地上看见一大群椋鸟父母带着宝宝们觅食,注意到你的存在后,就会惊飞起一大片。”李超凡在《基于不同生境的鸟类观察视角探索江西师范大学生态之美》中写道。
在等待中发现乐趣
拍鸟的过程往往需要漫长的等待,而李超凡却乐在其中。他认为在观察这些有趣的鸟类活动中收获的乐趣,足以消解等待的枯燥乏味。有一次,李超凡在树上发现了有寿带鸟幼雏的鸟巢,于是他举着沉重的相机蹲在草地中想要拍摄寿带鸟夫妇回巢的画面,他惊喜地发现寿带鸟回巢的时候,会站在鸟巢的上沿观察四周,警戒周围是否有威胁的隐患,确认周遭环境安全后才会回巢,寿带鸟的这一习性便是实地观察的意外收获。谈起观鸟活动中触动自己的经历,李超凡谈到:在一次课余时间,他和伙伴相约一起去五星白鹤保护小区观察白鹤,当看到此前只出现在课本或者手机图片上的白鹤此刻就在自己眼前觅食时,那个画面非常地震撼心灵。“因为在图片上看这个生物时没有实感,会主观认为它们比较小,但实际上白鹤的体型非常大,可能有成年男性这么高,张开翅膀的范围足以把一个人圈住,于我而言是直击心灵的震撼。”而通过观察,李超凡还发现一般一个鹤群里都会有一个老鹤负责巡视张望,如果有危险靠近,老鹤会向整个鹤群发出信号,通知这一个群体警惕,然后它们就会一起飞走。
从一个人“拍鸟”,到一群人“追鸟”
李超凡说,一开始就是自己在校园观鸟、拍鸟,而后来了解到由江西师大成立的蓝天环保社团有专门观鸟的组织活动,于是他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结识了许多和他一样有着观鸟兴趣的伙伴,在周末闲暇时刻,他们便会结伴出行,一同去寻找观鸟的乐趣。今年5月,蓝天环保社团联合江西省科学院、南昌师范学院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团队,前往鄱阳湖东南部的南昌县塔城乡水岚洲进行了鸟类活动的调查。李超凡和鸟组的成员们一起深入水岚洲各处去“探点”,在那里,他们发现有数以千计前来栖息的羽鹭鸟。与此同时,他们还观测到黑脸琵鹭、小鸦鹃、鸿雁、白琵鹭、红嘴相思鸟、蓝喉蜂虎等不少珍稀鸟类。这次调查成果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水岚洲也被誉为南昌的又一处“鹭鸟王国”。李超凡说:“地理与环境学院非常重视鄱阳湖流域生态和鸟类研究,平日里实践活动多,地理学习氛围浓,我深受其影响。在做校园观鸟活动的时候,学院的教师和同学都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很感谢他们。”
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
关注鸟类
李超凡观鸟已经满一年多,在过去的一年里他摸透了校园里的鸟类情况,同时也深入考察南昌的生态环境,他的观鸟足迹从江西师范大学校园、梅岭、乌沙河、五星白鹤保护小区等,渐渐扩展到了余干、吴城等鄱阳湖腹地。问起观鸟活动的规划,李超凡说:“现在处于大二阶段,课程安排已经开始有一些关于生态环境的课题研究,能够更加专业地去深入研究它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鸟类,让观鸟的主要受众人群不再集中于老年群体,推动观鸟群体年轻化。也希望更多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去参与到保护鸟类的行列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