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计划在这个地方再增加一个滑轮。”宜宾公司吊黄楼油库的李文学劳模创新工作室内,成员们正在讨论着创新项目。从事维修工作30年,李文学早已对油库的各项设施设备如数家珍。从2019年技改以来,面对新设备新工艺,李文学凭借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多次对工艺设备进行小改进小发明。
一次库区巡检时,李文学看到栈桥上的收油员搬着粗重的扫仓胶管正在进行扫槽作业,这引起了他的注意。虽然现在的鹤管是全自动对位,已经减少了大部分的人工,但是在最后的扫槽环节,依旧需要靠人拖动胶管到槽车上作业,胶管的材质是耐油胶皮,每一根都长达14米,重40斤,且拖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与栏杆产生摩擦,既费力又容易造成磨损。
由于胶管位置不固定,如果拖动的时候有人在栈桥上行走,也可能被移动的胶管绊倒,存在安全隐患。如果能将这一环节进行优化,将会大大提高整个收油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水平。
想到这里,李文学回去立马开始尝试。不久后,他发明的万向导向滚轮成功问世。
他发现,在栏杆上安装一个三面的不锈钢滚轮,扫槽时将胶管置于中间,再拖动便可利用滚轮的滚动抵消摩擦,也能较好地固定胶管位置,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这样的改进,收油作业变得轻松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