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 - 《四川加油报》

成都公司

人才培养激活企业发展『一池春水』

作者:通讯员  王梦颖  刘潇晓    
2024-11-11     浏览(75)     (0)

10月25日,成都公司举办大学生副巴长聘任授牌及“师带徒”签约仪式。作为该公司定向选拔的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队伍,这批青年大学生在近3个月的锤炼后,将相继奔赴新岗位,成为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今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和四川销售党委“人才强企”战略,成都公司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置于战略核心,明确“三级干部原则上从‘三支队伍’中选拔”的选人用人导向,将培养和发展青年大学生作为重要抓手,持续在“人”这一核心要素上寻求突破。

“此次副巴长的选拔与聘任,不仅是对人才强企战略的深入实践,更是对基层成才路径的鲜明导向,让青年大学生深入基层一线,在实践中淬炼思想、磨砺技能,不仅为公司注入了鲜活的发展动力,更为青年人才的个人成长开辟了广阔的舞台。”成都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

人才选拔历来都是组织发展的关键环节,为确保选拔出的副巴长能够真正担当起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选拔前,成都公司成立副巴长选拔培养专项小组,广泛摸底机关专业线、中心站、巴站1200余人次,针对副巴长培养目标设定、选拔标准明确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将油品年销量8000吨或店销年收入200万元和迎检站列为首选范围,为青年员工搭建高层次发展平台。

在整个选拔过程中,成都公司始终秉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动员大会、发布竞聘启事等多种形式,广泛动摇符合条件的青年大学生员工勇于自荐。同时设立监督组,全程介入“资格审查、理论考试、考察了解”三个关键环节,实施多维度监督机制。“我们的介入,目的是增加人才识别的全面性和精准性,确保每一位被选拔出的副巴长都能真正胜任岗位需求,同时,我们也注重突出联合监督的民主性,让选拔工作更加公开透明。”监督组组长李春介绍。

选拔圆满结束后,为帮助青年大学生员工快速融入团队、提升能力,成都公司还特别设置了为期3个月的试用期,并组建由领导班子、业务部室精英组成的“导师团”,实施“四包保”措施,即“包业务培养、包能力提升、包思想教育、包生活帮助”,通过“一对一跟踪”的培养模式,全方位引领大学生人才成长。

“在机关工作一段时间后,提升了自己的政策把握、统筹工作能力,现在又将去一线锻炼,我会加强学习,尽快成长为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成功竞聘为芙蓉站副巴长的大学生马全希述说了自己的工作展望。

此外,成都公司还充分考虑每位竞聘者的个人意愿与工作实际,制定详尽的大学生孵化与培养管理办法,持续实施“一人一档”的定制化发展路径,结合岗位需求与个人职业规划,从纵向深化专业技能、横向拓展职业领域两个维度加速人才培养,为青年大学生构建起站级管理人员、机关岗位及三级干部的“双轨晋升”通道,助力其实现多元化、全方位的职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