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南医科大学 - 《西南医科大学报》

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 助推麻醉学科高质量发展

——记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党支部

2024-10-25     浏览(169)     (0)

麻醉科党支部合照

承办四川省麻醉专科护士培训班

造血干细胞捐赠主题活动

“满天星”志愿服务活动

患者赠送锦旗


编者按: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名单的通知》,学校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党支部成功入选,这是我校在此党建项目上的一项重要突破。本期校报带你去认识了解这个优秀的党支部。

多年来,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党支部积极推进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将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科学研究等深度融合,并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服务医学教育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了“三型”党支部,形成了“三融三创”支部工作法,培塑出“小麻医生”微科普党建品牌,构建了有鲜明特色的“党建+专业+志愿服务”融合模式和“思政+医疗+实践”育人体系,为麻醉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建引领

科教融合硕果累累

支部秉承“党建引领高质量学科发展”的精神,持续推进麻醉学学科建设,取得了多项成就。麻醉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省级甲级重点学科以及四川省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在专业建设方面,支部教师团队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建成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 2门,多次获校级“三全育人”先进集体、教育教学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支部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科研,多名党员获西南医科大学“对标竞进”活动先进个人、教育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四川省高校招生先进个人等荣誉。

支部书记周军教授积极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将其临床理念和科研方法引入到麻醉学科建设中,把重心放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近年来,“周军工作室”获批西南医科大学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四川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麻醉科党支部在周军教授的带领下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支部教师在科研方面不断突破,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 项,省部厅市级科研课题 30 余项,累计发表 SCI 论文 100余篇。王晓斌教授先后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和临床,以党建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和提升。

志愿服务实

践彰显情怀担当

在社会服务方面,麻醉科党支部秉持“医学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每年“中国麻醉周”,支部都会组织师生到基层地区和家乡,为当地居民提供专业的医疗咨询和健康服务。

支部党员、麻醉科副主任白毅平等教师多次深入四川省凉山州等偏远地区,开展乡村振兴和健康义诊下乡活动,周军教授被四川省人社厅聘为专家服务团高级专家。

支部长期组织、指导学生参与医疗志愿服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感悟基层医疗需求,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支部党员、麻醉学系党总支书记余丹指导的“hello 小白”关爱白血病儿童志愿服务项目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银奖,“ibaby”围术期儿童关爱志愿服务项目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四川省赛金奖。志愿服务累计获省部级奖项8 项,受到人民网、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教学相长

精心培育未来医学人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教师党支部,多年来持续培养专业素质和人文情怀兼备的医学人才。在支部,教师坚守课堂上“知行合一”准则,通过模拟手术室、虚拟仿真平台等数字化教学资源,让学生多维度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在课堂外,通过临床操作和志愿服务,提升学生脑力、眼力、脚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让医学生成长为“有温度的医学人”。

支部教师中王晓斌教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党员余丹获“四川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

近年来,支部培养的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23 项、省级奖项49 项。推免生中,72.4% 的学生成功推荐至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等国内顶尖高校继续深造。培养学生中有全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罗昕泠等一批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多名优秀毕业生扎根西藏、新疆等西部基层医疗,成长为当地医疗事业的骨干,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了青春力量。

砥砺前行

未来可期

麻醉科党支部将继续秉承“党建引领高质量学科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努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学科优势和育人优势。

周军教授表示,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党支部将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标准化、特色化、优质化建设水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科高质量发展,为学校、社会乃至整个医疗行业培养更多有灵魂、有温度的医学创新人才。

文/图 杨程杰 余丹 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