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青岛大学报》 - 《青岛大学报》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和校长办公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作者:尹昊    
2024-11-08     浏览(37)     (0)

学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强党的建设,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会议还指出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创新创业教育。


本报讯 学校近日两次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和校长办公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福建、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和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校领导胡金焱、魏志强、肖江南、胡钦晓、刘彩云、陈涛、李荣贵、刘恩贤、何燕、徐大连、李建波、牛海涛、吴世珍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福建、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提出重要要求,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推动学校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要全方位开展校地、校社、校企、校研合作,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科技文化资源,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要构建服务社会的科技成果“供给库”和“需求库”,构建“对接校地、汇聚信息、统筹合作、引导供需、招才引智”的有效机制。要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立足青岛、融入青岛、服务青岛,加快推进上合经贸学院建设。要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抓紧抓实各项工作,加快推进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深刻阐明了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为高校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切实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有力行动。要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覆盖全体学生;要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有机结合、深度融合;要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三大平台”“五大体系”,强化创新教育,深化创新实践,营造良好氛围,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下转第四版


-----------------转版-----------------

上接第一版)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着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

会议强调,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认识坚持守正创新这一重大原则,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切实抓好学校各项工作,扎实推进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发表的重要文章,科学阐释就业的重要意义,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就业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总结新时代就业工作规律和经验,深入阐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践路径和工作要求,系统回答事关就业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战略指引和行动指南。

会议强调,要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精神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深入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坚持把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鼓励青年学生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动态调整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提升就业质量和稳定性;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增强工作合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