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喜欢当老师,不仅能够把自己对最新观点的认识传达给学生,也是对自己知识的巩固,这是一种最大的满足,是我最初的一个出发点。”冷和平在讲述自己为何选择走上教育之路中这样说。他始终相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智慧的启迪,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教学,帮助学生们建立起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他心中的教与学
在一个从上海迁来江西的厂里,冷和平遇到了一群上海来的文化程度很高的朋友,他们经常交谈学习,并经常随朋友到上海去学习,他的眼界变得越来越开阔,对学习和教育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激发了冷和平对学习和教育的兴趣,他充分利用时间,潜心学习。自1982年从江西师范大学毕业后,冷和平进入吉安师专成为一名教师;2003年,井冈山师范学院、井冈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合并为井冈山学院后,他经人推荐来到了学校,直至退休,他在三尺讲堂上已站了四十余年。冷和平认为,学生与老师之间是一种教学相长的关系,他始终秉持着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做到了认真负责,但凡他的课堂无一人缺席。“现在很多学生跟老师之间的关系都颠倒了,有的老师认为学生听老师的课是天经地义的,事实上这种想法并不正确,学生来听你的课那是学生对你的认可,老师不感谢学生又能感谢谁呢?所以在每次上课前,我都会感谢同学们来听我的课。”只有老师授课的质量足够好,学生们才会愿意听、喜欢听,当学生们真正沉浸到这个课堂,并适时给出正向反馈时,这个课堂才算是真正具有意义。冷和平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纲”,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深入交流,同学们都认真听课、配合老师并积极参与课堂。冷和平也几十年如一日地认真备课,以一颗真心回应学生。所谓教学相长,在冷和平的课堂称得上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冷和平追求自身知识的完备,在他的书房里藏了大半个屋子的学科前沿书籍,凡是在他所教授学科领域中出现的新书籍,他一定会“不择手段”地把这本书买过来,花大把的时间仔细研读,转变为自己独到的认识。他说,“只有先丰富自己,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在上课时,冷和平也会把自己是如何学习的讲给学生听,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知识入学生脑、入学生心。在教外国文学这一课程时,冷和平总是强调大学生既要学习西方文学,也要涉猎中国文化,要辩证地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好处,不可妄自菲薄或过度崇尚西方文化,这样才能认清自己,认可中华文化,才能有所收获与感悟。他那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内容丰富的PPT和极具观赏性的板书吸引了无数学生,因此,他还创造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纪录:凡是他的课堂无一人缺席。
亦师亦友是不能丢的教育初心
冷和平认为仅仅灌输文化知识是不够的,只有与生为友,才能教学相长,只有用心关怀学生,才能拉近师生距离,做到有情怀的教学。在课后他常常与学生聊天,有时学生心中或低落抑郁,或迷惑不解,他都会积极开导学生,帮助学生走出心灵的困境。冷和平多次担任“班主任”一职,但他从不把学生的事情置若罔闻,也不认为当班主任是一场“亏本买卖”,经常前往宿舍探望学生、与学生谈心,关注学生的就业方向,全方面呵护学生成长。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生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与老师的温情之中成长。十多年前有个下午,阳光正暖,微风正好,一个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将冷和平“骗”出教室:“五栋教学楼门口有人找您。”当他赶去却不见人影,为了不耽误上课,他急忙返回教室,见到的是脸上洋溢着幸福笑脸的学生们,一捧开得热烈的鲜花和一些小零食被放在桌子上。还有同学正在播放着PPT,上面写满了同学们对冷和平的祝福与感谢,那一刻,意外与激动让他感动地流泪了,哽咽得身子都不由得颤抖,这一幕永远地镌刻在了他的心中。学生们用着最诚挚的举动温暖着冷和平,恰如冷和平去呵护温暖他们那样。他始终坚信,教育的幸福,半是爱半是被爱,用爱和责任来守望,这是最有价值的播种。
冷和平与毕业后的学生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即便学生远离母校,冷和平也会关心学生的发展,每当他以朋友的身份得知学生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成果时,心中的幸福都要溢出来了,这也是他当老师最大的满足感。
他从未真正离开课堂
冷和平说:“离开了大学的讲堂,我很遗憾,其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把我在书法方面的更多心得体会传授给我的学生。”冷和平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课堂,即使离开了学校的课堂,他还是醉心于讲学,并乐此不疲,冷和平正在以其他的方式延续他的教学,进行着他热爱的教育事业。
退休后,冷和平仍然在井冈山大学的教职工书法培训班授课,发挥自己的余热,向学员们传授书法知识,倾囊相授;冷和平还常常与志同道合的好友一同举办公益讲座,分享自己在书法方面的心得体会,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冷和平还和朋友一起创办了“老男孩组合”,时常代表市里面去参加一些演出与活动,他们并不在意钱多钱少,基本上只要哪个地方请他们过去,冷和平都会欣然前往,“书法和歌唱,是我与这个世界沟通的桥梁,也是我传递爱与美的方式”。他还是“五老”宣讲团的一名成员,这里汇聚着与他身份相似的伙伴,一起畅谈入党初心,把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到基层去,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截至2022年他们在全国各地已经开展了70余场宣讲,受众1万余人。
当一个人心中有了坚定的信仰,他的幸福感、成就感不再来源于利己,而是源于利他,源于创造更多的价值。回望来时路,冷和平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不注重噱头与名利,冷和平从始至终都在为学生、为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对教育、对文学热情的向往与对艺术保持的热爱,正是冷和平心中坚定的信仰,这信仰伴随着他走过千山万水,也会陪伴无数青年展望新征程。